近期,互聯網金融領域涉及校園貸、現金貸等“裸條”惡性事件層出不窮,引發各界關注。在銀監會4月21日召開的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上,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就對校園貸引發的惡性事件進行了反思,并提出,正在研究如何讓銀行更好地為大學生提供貸款服務,真正做到把“把正門打開”。
從去年開始,針對大學生的校園貸款開始在學校內盛行起來,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2016年開始面向大學的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已經突破了800億元,這一規模在2015年的時候僅僅260億元,而眾所周知,2016年正是中國大學生裸貸門頻發的一年。然而,到現在為止在互聯網金融不斷拓展的大背景下,針對學生信貸的產品還在源源不斷的推出出來,而大學生正在成為消費金融的重要發展對象,在如此的發展大潮下,可謂是泥沙俱下,有正規的金融機構,也有非常不正規的金融企業,最終的結果誤入信貸巨坑,甚至被騙裸條還貸的事件層出不窮,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為什么媒體如此反復宣傳,大學生卻總被校園借貸所傷?
一、為什么受傷的總是大學生?
記得瀚哥還是在學生時代的時候,那個時候由于技術水平較為落后,是一個連智能機尚未普及,諾基亞還是學生手機主力霸主的時代,在那個時候就出現過類似的信貸問題。在瀚哥的印象里,瀚哥的同學中總存在這樣的一群人,他們每個月月初是皇帝,月中是平民,月末是乞丐,每個月的上中下旬總是會有極度反差的生活狀態。這是因為,每個月月初剛剛家里的生活費到的時候,可以說是開心不已四處花錢,等到了月中錢已經所剩不多了,只能開始省錢過活,等到了下旬錢基本上都花完了,只能饑一頓飽一頓甚至要向同學借錢才能生活下去。于是,這個時候瀚哥學生時代就出現了一類消費金融產品,這個產品就是學生信用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各家商業銀行都有非常大的沖動給大學生發放信用卡,因為大學生消費意愿強烈,是信用卡的優秀使用者。但是,好景不長,很快全國各地就接連爆發出了學生信用卡不還,嚴重拖欠,甚至各種欠債事件發生,最終的結果是國家全面叫停了學生信用卡。
無獨有偶,多年之后現在到處盛行的校園信貸事件如同當年校園信用卡的翻版,正如投資學的那句經典名言說的:歷史終將重演,只是每次都有不同的外衣。然而,這次問題更加嚴重,因為信用卡畢竟是銀行這些正規金融機構的產品,所以即使出現逾期,往往也只是交一些違約金就行了,但校園信貸卻不一樣,因為校園信貸的很多機構都缺乏足夠的正規機制,于是類似于裸條、裸貸這樣的現象就這樣產生了。這個時候大家都在問了,為什么受傷的總是大學生?
瀚哥認為,問題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大學生的消費需求井噴。中國學生的生活有一個普遍的狀態,這就是上大學前死管,上大學后不管,對于大部分的中國家長而言,高考是對學生管理的一個分水嶺,高考之前各位家長往往對學生是嚴加管教,但是高考之后進入大學之后卻突然放松,甚至完全不管。此消彼長之下,再加上學業壓力的陡然下降,讓大學變成了學生的“天堂”。對于大學生而言,雖然從年齡上來說,他們已經成年了,但是從經濟上來說卻遠沒有獨立,收入來源少,往往只有家里給的生活費或者少量的學校獎助學金。另一方面受到西方消費主義思潮的影響,大學生對于消費的需求異常旺盛,比如說數碼產品、奢侈品品牌、旅游娛樂等等這些都讓大學生面臨著一個開銷很多,但收入很少的困境。面對這種困境,大學生消費需求井噴,在沒有很好的收入來源之前,超前消費,分期消費、借貸消費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特別是大學生的消費需求往往還都是大件消費,消費與收入的周期不匹配問題其實相當嚴重。
二是大學生的財商教育嚴重缺失。在中國學生的素質教育階段,尤其是小學與中學階段有一個非常嚴重的現象就是所有的教育者,從父母到老師似乎都覺得“金錢是萬惡之源”,所以幾乎不會給學生進行系統的金錢教育,更別提金融教育了。根據調查的數據顯示,有33.68%的大學生不知道校園貸的金融風險,32.05%的大學生表示有印象但不清楚,真正能夠清楚回答的不超過5%。此外,關于校園貸的重要利率問題,不明白利率計算方式的人達到了71.23%,只有1.75%的人表示知道什么是利率計算方式。可以說,在財商教育領域,大多數的非金融專業的大學生財商教育幾乎為零,連最基礎的校園貸金融風險是什么?利率是該怎么結算?一旦逾期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基本上是一概不知,在這樣的情況下,消費的需求旺盛,財商教育不足,過度信貸現象較為突出,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大學生校園信貸問題的集中爆發。
二、大學生的校園信貸到底該怎么辦?
瀚哥認為,從過去的校園信用卡,到現在的校園貸,多年下來校園消費金融的需求可謂是層出不窮,因此,像當年校園信用卡一樣一味叫停其實是一種并不明智的行為,瀚哥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考慮:
一是引導合法合規的機構進入校園信貸領域。從多年校園消費金融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階層有著非常大的消費需求,這種需求絕不是說叫停某某校園信貸產品就能夠被抹殺的,古人云:大禹治水,堵不如疏。與其叫停了合法合規的產品導致校園高利貸、裸條等非法渠道充斥校園,不如在規范校園信貸市場的同時,引入合法合規的機構,用較為合理的產品為大學生提供金融服務,從而至少在合法的層面滿足學生需求。
二是積極進行大學生財商教育。建議學習西方的教育方式,中國已經進入了市場經濟時代,在這個時代說:金錢是萬惡之源,是一種嚴重落后的思維觀念,金錢是這個社會發展的重要血液。因此,財商教育需要從娃娃抓起,要從小向學生們傳遞金錢、金融的必要知識,從而讓學生理解金融的方法,對于金融的風險要心存畏懼,而不是無知無畏。而面對現狀,大學應該將金融類的基礎課程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程,雖然不能要求每個學生都成為金融專業人才,但是基本的金融常識必須具備,只有這樣才能減少不合法校園貸的危害。
至于老生常談的要讓大學生學會量入為出,避免過度消費之類的老黃歷,相信所有人都知道的,瀚哥不再過多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