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資管新規要求公募基金不得進行份額分級,這意味著分級基金被徹底打入“冷宮”。為落實資管新規相關要求,監管部門窗口指導公募基金公司逐步推進分級基金的清理工作,6月底前需上報整改方案。北京商報記者獲悉,目前多家基金公司已經在準備上報轉型方案,但同時業內人士也吐槽坦言分級基金后續的實際轉型操作,遠比想象中難度要大。
據悉,依據監管要求,3億元規模以下的分級基金要求在明年6月底前完成轉型,3億元規模以上的分級基金,可以將轉型期限放寬到2020年結束。分級基金退出時間表敲定后,大批基金公司也在內部展開了產品轉型上報計劃。
對于分級基金退出安排,北京商報記者向多家設有分級產品的基金公司進行采訪,基金公司均表態,按照監管要求,已經在進行相關調整。滬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監管要求分級基金在6月底前上報轉型計劃,目前產品部在牽頭寫方案,公司分級基金產品大部分都將轉型成LOF類型”。
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品牌宣傳部負責人稱,上周就已經按照監管的要求把方案報上去了,對于轉型具體安排,他表示,按照“以贖定申”方式限制份額增長,控制產品規模,即有多少贖回才能有多少申購,按照這個邏輯,如果沒有人贖回,也就不能再申購。之后,按照基金合同約定召開基金持有人大會,將產品轉型成普通指數基金。
不過也有部分基金公司仍處于觀望狀態,“之前監管層有傾向要求這月底完成轉型上報,但是現在延遲了,監管層還在討論,所以公司也是根據監管的進度進行后續推進”。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人士稱。還有部分基金公司對于產品上報情況三緘其口。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未來分級基金轉型勢在必行,但多家基金公司都坦言,實際操作中難度較大,分級基金產品在轉型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亟待監管規范引導。
“希望監管層面能出具更多的配套整改措施,各家公司目前都面臨操作上的困難,比如分級基金子份額如何估值,如果投資者只持有分級基金的單一份額,就存在基金凈值與交易價格的差異問題。另外,召開基金持有人大會時,很多分級基金的散戶較多,召開難度也可想而知。” 上述北京基金公司品牌宣傳部負責人表示。
“現在爭議最大的還是持有人轉型投票人數夠不夠的問題,但其實基金契約里附加一條規定,在分級基金召開基金持有人大會時,需滿足參會人數2/3即為通過,按照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情況除外,也就是說即便投票人數不夠,基金公司也是可以轉型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人士稱。
事實上,早在去年5月《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實施,投資者交易門檻抬高后,分級基金整體規模就一直處于逐漸萎縮的態勢。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5日,市場上存量的分級基金共有144只,截至3月末,分級基金總規模為9.14億元,而這一數據在去年同期為14.76億元,分級基金規模減少5.62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去年以來,已有大批分級運作周期到期,且規模較小的分級基金選擇轉型,如鵬華新絲路指數分級基金、海富通雙福分級債券型基金、新華惠鑫分級、德邦德信中證中高收益企債指數分級、國金滬深300指數分級基金、中銀聚利分級債券型等近20只產品完成轉型。還有部分分級基金產品選擇直接清盤,如銀華永益分級債券基金、中海惠豐純債分級債券型基金等。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