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面對中美貿易摩擦、美聯儲加息等諸多利空因素沖擊,A股首季結構明顯分化,滬深主板指數大幅回落,中小市值成長風格崛起。景順長城基金表示,后續發展仍需關注,二季度進入增長與業績的驗證期,預計上市公司業績未來可維持穩健增長,市場可能會出現一定擾動,重點關注真正有基本面支撐的優質股。
消息面上,4月12日國務院確定“互聯網+醫療健康”措施,5月1日起進口抗癌藥零關稅。對此,中金公司表示,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對國內創新藥市場短期影響有限,長期看倒逼國內加速創新,利于國產創新藥的發展。
國壽安保基金認為,隨著貿易摩擦升級,市場震蕩加劇,加之年報及一季報密集發布,成長股估值與業績的匹配度進入驗證階段,市場或將重回確定性。考慮到市場進入新的觀察期,貿易沖突因素影響或有所緩和,回顧基本面的重要性將逐步提升。行業方面,市場風險偏好是重要驅動因素,且隨中美博弈起伏不定,國防軍工、休閑服務、農林牧漁、醫藥生物、黃金等行業值得關注,若貿易摩擦緩和超預期,之前超跌板塊會有所反彈。主題方面,博鰲論壇召開,進一步開放的預期將修復市場情緒,海南、雄安、粵港澳、“一帶一路”等主題或將持續發酵。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認為,短期內,事件持續發展的可能性較大,資本市場仍將面臨較大的波動。貿易戰的持續時間和政策力度上都可能超預期,不得不說已經成為了影響今年資本市場發展的一條主線。但貿易戰的情緒影響大于實質,貿易戰最終可能走向中美協商解決,互相讓步。年內來看,貿易戰對中國出口的負面沖擊短期還相對有限,一方面,今年全球經濟復蘇,海外經濟增長良好將對國內出口有支撐。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提高關稅目前力度仍有限。
廣發基金曹世宇則認為,這會使得市場對經濟增長和通脹的擔憂加劇。從市場層面來看,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影響,投資者情緒整體偏謹慎。往往在這種時候反而不需要過度悲觀,在結構上仍然認為成長股具有相對的配置價值。
市場風格之爭背后關鍵仍是業績
景順長城基金表示,在二季度策略中A股納入MSCI、“獨角獸”回歸、CDR試點起航是對A股造成長期影響的三大因素。6月A股將被納入MSCI,潛在納入標的將達230只,納入初期外資流入總規模或將達到190億美元,雖然短期內增量資金對市場的影響較小,但是將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場情緒,有利于引導市場的積極預期。納入后A股市場將有望吸引更多的海外機構投資者。對于當前市場關注的創業板風格切換問題,風格之爭背后,關鍵因素仍然是業績。
平安大華基金認為,二季度權益市場投資方向要緊緊圍繞大國崛起的歷史背景展開,現有龍頭企業仍具備長期配置價值,其市占率、收入、利潤率都會得以逐步提高,利潤有較為穩健的上漲空間;同時,關注中國大國崛起歷史進程中愈發需要趕超世界的子行業中快速成長的公司,市場會對這種有未來的公司給予很高的估值溢價。其中,科技創新將作為主要配置方向,具體聚焦半導體、軍工、消費電子、創新藥、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5G和物聯網以及互聯網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