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上周周K線收陰,跌幅達2.77%。近期影響市場走勢的消息較多,關于央行宣布定向降準,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對此,多數基金表示,降準超出市場預期,利好股市和債市。
前海開源基金楊德龍表示,央行這個舉措在當前是非常及時的。一方面通過降準,可以向市場釋放4000億元的增量資金,緩解現在市場上資金短缺的壓力,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之下,降準可以增加長期資金供應,銀行資金成本將有所降低,置換MLF使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有利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這無疑提振了投資者信心。
招商基金也表示,本次降準比1月份的定向降準量級要大,對股票和債券都是正面因素,央行下半年仍將采取穩貨幣緊信用的政策,利率高點己過,貨幣投放將寬松,信用投放會偏緊。有利于緩解銀行負債回表帶來的成本和流動性壓力。
華商基金張博煒表示,此次降準在短期內將繼續驗證“寬貨幣”的操作思路,考慮到今年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或將繼續上行,因此判斷“提價放量”仍將是貨幣政策的一大特征,價量的“相互對沖”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總基調,整體上總量貨幣政策的邊際寬松將對股債兩市均形成利好。
降準后將有哪些板塊受益?
華商基金張博煒表示,將比較精準地作用于實體經濟,金融、建筑及房地產行業或因此受益。對于金融業而言,此次降準有助于降低銀行類上市公司的負債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凈息差,有助于金融板塊的發展。而在建筑及房地產行業方面,由于可貸資金變多,融資成本會有所下降,尤其是生態環保、民生領域以及在“滿足剛需,支持首套”下的房貸等,建筑與房地產行業或將因此受益。
泰達宏利基金認為,降準作為貨幣政策的重要一環,與之前的貨幣政策共同發揮作用。此次降準,預示著貨幣政策從中性偏緊轉為中性,利率下行環境有利于市場穩定,對于穩定市場流動性預期、降低流動性溢價起到了積極作用,大金融板塊、電子通信、醫療服務等行業將受益。
恒生前海基金表示,近期股市受到貿易戰及經濟數據的影響,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央行此次的降準行為從情緒上緩和了市場的悲觀預期,對短期市場或有提振作用。中興事件顯示中國在高技術產業上與美國的差距依然較大,隨著中國經濟進入到轉型的新階段,從高增長轉向高質量,未來高新技術產業的加快發展也將是可期的,新興產業領域的投資方向值得持續關注。
“白馬”藍籌欲反彈
諾德基金郝旭東稱,對今年市場總體仍持謹慎態度,市場波動性會有所提升,調整幅度較難把握,因此,尋找兼具基本面支撐及較好安全邊際的個股尤為重要,看好醫藥和前期超跌白馬藍籌股的估值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