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大多數基金表現不佳。盡管債市有所回暖,但A股市場波動劇烈,受行情拖累,上證綜指、深圳成指,以及中小板指、上證50指、滬深300指等幾大主要指數一季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在此背景下,一季度權益基金的整體業績表現不佳,八成左右的主動偏股型基金收益告負。
基礎市場拖累
公募基金收益整體走低
一季度A股市場整體走勢先揚后抑,2月遭遇較大幅度調整,價值藍籌強勢的市場風格有所改變。債市一季度末做多情緒高漲,到期收益率下行,轉債市場先漲后跌整體收益為正。全球各主要市場大多下跌,美國股票市場一季度收益率為負,香港市場得益于1月的大幅上漲,一季度勉強維持正收益。
從收益率來看,除主動投資債券基金外,一季度其他各類產品均錄得負收益。
上海證券數據顯示,一季度主動投資股票、主動投資混合和指數型股票基金平均凈值收益率分別為-1.51%、-0.79%和-2.16%;債市上行走勢下主動投功翻資債券基金季度收益率成紅,凈值平均上行0.99%;QDII基金平均凈值收益率錄得-3.73%,表現弱于其他各類型基金。
從絕對收益率來看,統計的277只主動投資股票基金中,取得正收益的基金占比僅三成。收益率分布區間為-13.85%到16.73%,其中,凈值上漲超過5%的基金份額數量為32只,占比較少。相對收益方面,不足半數主動投資股票基金收益率超過自身業績比較基準。
匯豐晉信科技先鋒基金基金經理陳平表示,一季度成長風格基金占優,主要是由于創業板的第一波估值修復基本完成,能否持續需要觀察一系列因素。當前市場對創業板行情中性偏樂觀。此后更長期還需要觀察經濟如何、利率是否下行,其他類別股票的相對吸引力和風險偏好是否持續提升等方面。
成長風格基金走強
醫藥基金收益領先
A股市場一季度僅計算機、休閑服務和醫藥生物三個行業逆市走強,漲幅分別為11.33%、 6.37%和5.96%。計算機行業去年四季度累計跌幅較多,隨著利空因素出盡,“獨角獸”概念引爆補漲行情,而醫藥生物接過消費行業大旗,成為市場熱點。由此帶動了一批成長風格基金和醫藥基金的上漲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