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每個人都會把自己人生中重要的一些時刻記得異常清晰。對于富安達基金董事長蔣曉剛來說,1992年7月30日是一個很重要的時刻,他還記得他乘坐下午4點3分的329次列車到了上海。從此,一呆就是25年多。
1991年,剛大學畢業的蔣曉剛考入了人民銀行系統。當時,南京證券創建不久,還是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的一個處級單位。1992年,南京證券要在上海成立營業部,蔣曉剛被委以重任。
剛到上海的頭三年里,蔣曉剛在位于黃埔江畔海鷗飯店的上交所大廳做紅馬甲。在上交所設立之初,曾不定期地舉辦過50多期紅馬甲培訓班,從第一期到第十期培訓班里出來的學生,被稱為“黃埔軍校”的前幾期,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為自己的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的在頭幾年就做到了證券公司經理的位置;有些人則賺足了錢后,就到國外去了,從此遠離證券行業。
作為“黃埔六期”的學員,蔣曉剛在做了幾年交易員之后,1995年10月到南京證券上海營業部做營業部經理。憑著勤奮和努力,十年間,他的名片從南京證券上海營業部副總經理、總經理換到南京證券經紀業務管理部總經理,再到業務總監。
蔣曉剛坦言,長達十年的券商營業部工作經歷,使自己更加直接地穿梭在證券市場的戰火硝煙中,直接面對投資的盈利和虧損,因此,對市場與風險控制也更為敏感。“自1991年進入證券行業以來,我看過很多投資者是怎么"死掉",包括很多機構是怎么爆倉的。成功的投資,我認為總結起來就是兩點:積累和少犯錯。”
2007年,作為在行業中摸爬滾打多年、具有真才實干的資深老將,蔣曉剛被調回南京證券,協助公司籌備成立富安達基金公司。籌備之初,四處尋找股東、籌備上報材料,蔣曉剛可謂傾盡全部心血與赤誠。很快,他和同事們找到南京的兩家國企“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和“南京市河西新城區國有資產經營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入股,上述兩大股東分別持有富安達基金26%和25%的股份。作為大股東,南京證券持股比例為49%。
蔣曉剛回憶,當時在公司取名上也頗費心思,后來取名“富安達”,寓意為“富國安民達天下”。“在成立之初,公司便樹立了財富之路安然通達的企業愿景。我們希望能成為這個行業中有特色的基金公司,打造出長期績優的品牌,最主要是能給投資者帶來持續穩健的投資收益。”他說。
2011年4月27日,富安達基金公司正式成立,蔣曉剛擔任副總經理,分管市場營銷、基金運營等業務。2013年5月,富安達基金原總經理李劍鋒因為轉任大股東南京證券總裁,蔣曉剛升任富安達基金總經理。2017年12月27日,原董事長秦雁離職,蔣曉剛升任董事長,并代任公司總經理。
在蔣曉剛擔任總經理期間,富安達基金公司連續三年盈利,公司產品線逐漸拓寬,作為特色的權益類投資也開始逐漸獲得投資者和權威評價機構認可。根據2017年海通證券排名,富安達基金管理公司權益類投資一年期排名第六位,三年期排名第十,五年期排名第七。
2018年開年不久,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中國基金報記者在位于浦東新區世紀大道的中建大廈29層辦公室里,采訪了這位從業近三十年仍滿懷激情的元老級人物。
公募行業前景遠大
作為從業經歷幾乎與新中國資本市場同齡的“老人”,今年正是蔣曉剛跨入資管行業工作以來的第27個年頭。回顧往昔,蔣曉剛說的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感恩”。
“中國基金行業自1998年誕生,到今年正好走過20年。應該說,基金業的20年,是飛速發展的20年。基金公司從"老十家"到現在123家,基金產品從區區幾只封閉式基金到現在將近5000只且品種相對齊全,基金規模從100億元到現在超過12萬億元。基金專戶和基金子公司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去年中期超過16萬億元。”他說。
分析行業高速發展的原因,他認為,從需求方面看,中國經濟經過40年高速發展,居民財富極大增長,理財需要日益強烈;從供給方面看,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規模大幅增長,證券市場成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渠道。“我從1991年開始入行,新中國的資本市場也剛開始不久。這二十多年是資本市場高速發展的階段,也給當時的年輕人創造了很多發展的機會。我有幸身處于這一欣欣向榮的行業,見證了行業高速發展,深感光榮和自豪,也感到肩上的責任重大。”
蔣曉剛坦言,雖然基金資產管理規模近年來迅猛發展,但公募基金引以為傲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卻長期徘徊在1萬億元左右。這一方面與證券市場10年來流通市值沒有增長有一定的關系,另一方面也與行業片面追求管理規模,而對主動管理能力提升重視力度不夠有關。
“當前,監管部門和行業已經認識到提升主動權益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并對市場做出清晰的引導。在整個金融行業中,我認為公募基金是最優秀的行業,因為投資門檻很低,投資人、管理人和資金托管機構分立,信息披露充分,是普惠金融的極佳工具,其制度設計也最接近世界級的標準,未來擁有良好而廣闊的發展前景。”
他表示,當前基金行業還處于快速成長期,未來的發展機會將來自于幾個方面:一是養老金等長期資金的進入,將為行業帶來長期穩定資金,如果有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出臺,發展更加值得期待;二是證券市場進一步國際化,居民全球配置需求提升,基金公司近年來積累的海外投資經驗有望得到更進一步的應用;三是隨著資管新規落實,部分銀行理財資金尋找新的出路,公募基金配置比例將提高;四是價值投資理念的深入也有利于公募基金發揮專業優勢,有利于行業發展。
專注主動管理業務
金融混業、群雄逐鹿,近年來,通過參股、控股或直接申請公募牌照的券商日漸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