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雖然市場對藍籌股泡沫的爭論甚囂塵上,持股倉位卻能體現基金經理們對白馬股的真實看法。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不少基金經理已經開始逢高減持白馬股,部分基金經理甚至清倉式賣出,然而受訪基金經理仍然認為,市場的藍籌風格不會輕易切換至成長風格,相反,前期滯漲的二、三線藍籌股和部分優質成長股將是布局重點。
部分基金清倉式減持白馬股
北京一位銀行系公募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目前在他管理的基金持倉中,藍籌股近兩周已經陸續賣完了,現在持有的是前期相對滯漲的成長股。
該基金經理透露,“我們持有藍籌股的比例并不是太高,當時賣出是覺得估值已經在歷史高點了,我們的機構客戶大多來自保險,在投資上相對保守。目前白馬股已經清倉完畢。”
該基金經理分析,一方面,很多藍籌股已經接近歷史估值上限,需要一定的調整,比如貴州茅臺(600519,股吧)、恒瑞醫藥(600276,股吧)等估值都在歷史較高位置;另一方面,年底很多基金有調倉需要,尤其是保險資管等客戶需要兌現一部分收益。前期上漲比較好的白酒、消費等藍籌股,買方開始逐漸兌現收益,也可能打破這種抱團取暖的趨勢,這塊股價也比較高,如果出現一定的籌碼松動,可能會引發股市比較快速的下跌。
該基金經理稱,“從盤面上看,近期的調整說明市場要發生風格轉換,而這個風格轉換很可能以比較大的下跌的形式來完成。”
北京一位權益類績優基金經理也認為,A股市場有明顯的大小盤風格,而且平均兩年一個周期。這波藍籌股行情從2016年初啟動到現在已接近兩年周期,從逆向投資的角度看,目前藍籌股已經不再具備投資價值,未來或迎來為期2年左右的調整期。因此,他所管理的基金也在逐步清倉白馬股。
風格切換為時尚早
相對上述基金經理的清倉式減持,更多的基金經理則選擇了部分減倉,他們認為,現在談市場風格切換言之尚早,但在藍籌泡沫期間,更加青睞相對滯漲的二三線藍籌和部分優質或遭遇錯殺的成長股。
上海一位大型公募基金經理認為,這一波藍籌行情是海外資金對A股優質價值公司估值修復和重估的開始,今年漲幅較大的龍頭股未來應該會逐漸面臨調整。而從近期的市場動向也可以觀察到,一些機構正在逐漸減倉,賣出的“羊群效應”已經開始,為了保住今年的勝利果實,近期他管理的基金針對白馬股也有減倉動作,不過幅度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