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基金對賈老板看來是真愛。在賈躍亭大筆減持過后,以中郵基金為代表的基金公司,依然通過參與定增,在高位向樂視輸血。
2016年7月,樂視網以45元/股價格完成定增,在定增股東中,財通基金獲配3910.24萬股,獲配17.6億元;嘉實基金獲配2132.86萬股,獲配9.6億元;中郵基金獲配2132.86萬股,獲配9.6億元。而這一批股權原本預計上市流通時間為2017年8月8日。
沒曾想,還沒等股權解禁,樂視網就停牌了。
而如今眾多基金給予樂視網的估值相當于停牌前的價格已跌去了74%左右,相當于連續13個跌停板。
太尷尬:股票已停牌,券商仍給出增持評級
當然,說到踩雷,必然少不了券商的身影。
2016年6月3日,樂視網復牌之后,就有多家券商發布了看多的研究報告,高華證券、中信公司以及中金公司等認為樂視影業有望注入,樂視生態進一步完善。
然而,也就是在這些券商對樂視網的持續吹捧中,樂視網的股價在下跌的路上一去不回頭,一路跌到今年4月停牌前的15.33元/股。
實際上,即便是在賈躍亭高呼“生態化反”,天天用PPT大秀演技的時刻,就已經有不少投資者質疑樂視財務造假,隨便打開一些投資者社區,都看得到全文。
但號稱專業的券商研究機構,甚少有質疑者,反而一股腦的唱多。
例如,2016年9月6號,高華證券發表了題為《市場擔憂過度,即將實現貨幣化;重申強力買入》的研究報告,給出的目標價為63.43元,目標漲幅40%。
市場擔憂過度?重申強力買入?呵呵……
更為尷尬的是,即便在樂視現金流危機爆發之后,仍然有券商給出增持評級,比如海通證券2017年4月份的兩份研報,給出的都是增持評級。
當前多家持倉基金下調樂視網目標價,大多在4元左右。而海通證券2017年4月份兩則研報給出的6個月內目標價分別為35.75和31.2元,雖然復權之后僅相當于17.86和15.59元,但還是大寫的尷尬。按照6個月的有效期計算,海通第二份研報的評級有效時間截止到2017年10月21日。
就想問一問:在這份研報發布之前的2017年4月14日,樂視就已經停牌了,至今沒有復牌,那么,4月21日給出增持評級,難道要讓投資者去月球上增持么?
作為券商行業的領頭羊之一,海通證券無論是客戶量,資產規模均位居國內券商行業第一梯隊,公司歷史亦頗悠久,在資本市場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作為老牌大券商,海通證券歷史上曾經發掘過不少牛股,也為券商行業輸送過大量優秀人才。券商研報投資評級馬失前蹄并不稀奇,放眼全球也沒有哪家券商投行能保持100%的準確率,如果能百分之百看準,還有多少人愿意當賣方研究員?
但是,海通證券針對樂視的研報確實讓人大跌眼鏡:麻煩您出來走兩步,其他的都不談,就說說停牌之后怎么買到樂視的股票?
關于基金集體踩雷:樂視網“陣亡”不完全記錄的相關內容,小編先整理到這里,了解更多基金行情及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