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隨著三季報漸次披露,公募基金的調倉路徑浮出水面。截至20日,共有28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報,其中有113家上市公司十大股東中出現公募基金身影。從已披露的情況來看,公募三季度整體偏好周期性行業。不過,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有色、鋼鐵、化工、建材等板塊開始出現主力獲利了結征兆,四季度以來頻頻遭到主力資金拋售,而部分業績出現拐點的成長股重新獲得青睞。
分析人士認為,與前三季度不同,四季度基于行業輪動或主題輪動的交易性操作機會相對有限,尋找未來業績增長較為確定的品種才是年關前投資的關鍵所在。
加倉龍頭股 布局績差股
據數據統計,截至20日,共有280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報,其中有113家上市公司中出現公募基金身影,共有16家上市公司獲公募基金凈增持。
從個股來看,三季度公募基金占流通股比例超過10%的上市公司分別為華帝股份(002035,股吧)、藍焰控股、三棵樹、東方時尚、開潤股份、顧地科技(002694,股吧),占流通股比例分別為16.45%、15.48%、14.37%、11.76%、11.21%和10.63%,分屬家電、石油化工、教育等板塊。不過,上述公司在三季度均遭到不同比例減持。
從行業來看,公募基金在三季度偏好醫藥生物、建材、化工、機械設備等行業,并對相關龍頭選擇加倉。如屬于建材行業的寧夏建材(600449,股吧),三季度獲得華泰柏瑞3只基金加倉,合計持股達783萬股,占公司流通股比例1.94%。而寧夏建材股價表現也十分亮眼。
獲公募基金增持最多的是柳鋼股份(601003,股吧),在其前十大流通股東席位上,新進5只公募基金,分列第4位至第8位,它們是南方產業活力(693.12萬股)、華安科技動力(500萬股)、南方盛元紅利(499.99萬股)、融通行業景氣(161606,基金吧)(437.39萬股)、中銀持續增長(163803,基金吧)(437.00萬股)。此外,民生信托旗下至信234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新進423.5萬股成為第九大流通股東。
從相關個股的走勢來看,基金從其中近半的個股中獲得了不錯的收益。據統計,113只基金持有的個股中,共有56只個股三季度以來(7月1日-10月20日)跑贏了同期滬指,累計5.83%的漲幅。其中,凌鋼股份(600231,股吧)、柳鋼股份、江特電機(002176,股吧)、祁連山(600720,股吧)和海峽股份(002320,股吧)5只股票三季度以來的漲幅均超過50%,分別達到90.30%、79.22%、70.30%、54.79%、5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