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法實施之后,公募基金業迎來了一個新時代,更多的參與者陸續進入。
2013年8月29日,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獲得公募業務牌照,成為首家獲得該資格的券商,至此,券商可以擁有全資基金公司。
2013年10月29日,首家保險系基金公司國壽安保成立。
2015年4月份,私募基金掌門人楊愛斌聯手上海華石投資發起設立鵬揚基金公司,成為首家私募直接發起設立并控股的基金公司。
2016年10月,證監會核準南華基金成立,該基金由南華期貨獨家出資,是國內首家由期貨公司出資成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此外,首家股東全部為自然人的公募基金公司匯安基金、首家外資控股的基金公司恒生前海基金以及首家房地產系基金公司格林基金都在2016年先后獲批。公募基金發起人背景越發多元化。
其中,銀行參股基金公司的影響最為深遠,已然改變了公募基金的行業格局。憑借深厚的股東實力,多家銀行系基金已經牢牢占據了行業第一梯隊的位置。
專注二級市場的陽光私募的業務與公募最為近似,但其申請牌照反而更為艱難。在業務范圍上有較高重疊性,容易引發風控問題,導致監管層的審批相當謹慎。
為杜絕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和道德風險,首家成功“私轉公”的鵬揚基金成立后,公司第一大股東楊愛斌(占股55%)2010年創立的鵬揚投資停止私募業務,原有未到期產品則轉換為鵬揚基金的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