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繼今年5月份,《養老型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下稱《指引》)征求意見以來,監管層不斷釋放推進養老型公募基金的信號。
近日,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鐘蓉薩透露,借鑒境外經驗,證監會正在牽頭制定以養老金投資為主要目的的產品指引。
所謂養老型基金,是指以追求養老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為目的,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資產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資組合波動風險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
《投資者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數據發現,市場上從2012年起已有“養老”主題的公募基金成立,但5年以來,這一主題基金仍屈指可數。隨著政策明晰,公募成為除了政府公共養老、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之外,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的選擇。招商基金養老金業務相關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當前推出養老型基金正當其時。另一家公募基金的相關人士表示,雖然公司目前還沒有具體計劃,但也已經開始研究了。
FOF獲批提供大契機
隨著中國養老保障體系不斷完善,養老基金規模迅速增加。根據人社部數據,2016年年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超過4萬億元,企業年金規模超過1萬億元,建立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賬戶的呼聲日益高漲。
另一方面,老齡化社會即將到來,市場上應對長期養老的投資產品卻比較缺乏。在財富不斷積累的過程中,人們對養老需求不斷增加。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的報告,2016年中國個人財富規模達126萬億元人民幣,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財富國家,這為養老型基金奠定了發展基礎。
上述招商基金養老金業務相關人士表示,養老型公募基金的推出,將有助于豐富養老基金的投資標的,并且有運作透明、申贖靈活等特點,有助于完善我國的養老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5家公募基金FOF(基金中的基金)獲批并陸續開始發行,也為養老型基金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時機。
據了解,根據《指引》,養老型基金可以采用FOF形式,也可以采用普通基金形式運作。“從美國的經驗來看,FOF型產品和養老金投資可謂相輔相成、互相促進。養老金投資在關注投資回報率的同時更關注組合風險的控制能力,而FOF型產品的優勢正是其較高的風險收益比,并且FOF可以分享市場上最優秀的投研資源和投資經理。”上述分析人士認為。
“養老”基金年內均漲6.7%
養老型基金還未破題,市場“養老”主題的公募基金卻發行已久。《投資者報》記者查詢Wind資訊發現,合并A/B/C類份額計算,市場上共有20只帶有“養老”字樣的基金產品,在全市場公募基金中占比約0.4%,數量極少。
從回報率來看,截至9月25日,“養老”主題基金全為正收益,平均回報率為6.7%,略高于行業整體5%左右的回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