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騰訊已經收購了特斯拉5%的股權,成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東。騰訊明確了推動雙贏生態的意圖,為將來在無人駕駛領域與特斯拉的進一步合作奠定基礎。而此前,騰訊還聯合四維圖新一起入股了全球最大導航電子地圖和位置服務商Here的股權。
基金積極“掘金”
在中國制造2025大背景下,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無疑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必經之路,疊加國家扶持政策力度,業內人士認為,智能汽車有望成為未來十年最大的產業風口之一。
事實上,“嗅覺”靈敏的機構早已率先布局,如去年嘉實基金和富國基金分別發行成立了嘉實智能汽車股票基金和富國中證智能汽車指數(LOF)基金,今年8月份,國泰基金發行成立了國泰智能汽車股票基金。
嘉實智能汽車基金經理姚志鵬近期接受采訪時表示,無人駕駛將是人工智能中較早落地的子行業。該基金在半年報中表示,如果以中長期的視角展望,電子化、智能互聯化和電動化仍然是汽車行業的三大趨勢。行業內的超額收益將主要來自這些板塊的龍頭公司,行業的中期拐點已經出現,會繼續關注這個領域的投資機會。
在其看來,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有很多,第一波應用有可能在無人駕駛領域。全球主要企業,無論是谷歌還是百度,推進其實是比較快的,但目前人工智能有些企業估值比較高。一方面要從技術角度去看,尋找人工智能領域一些長期優勢的企業,另外一方面,如果投資者投資風格比較穩健的,其實可以選擇一些硬件領域,比如像無人駕駛會帶來雷達、天線、電容器、處理器等很多硬件需求,這些需求是實實在在的,也會提升相關企業的業績。
滬上一位基金經理認為,智能汽車的大多數功能都需要依賴5G網絡實現,但這一網絡至少要到2020年才有望架設完成,雖然產業趨勢沒有問題,但作為基金而言,重倉出擊還需要等待。
北京一位對汽車研究較為深入的基金經理也表示,目前產業趨勢很好,已經小規模布局了一些,但產業的爆發點還未到。在其看來,隨著近期市場風險偏好提升,這類主體投資的熱度還會延續。長遠來看,從宏觀經濟的視角而言,智能汽車這個行業體量很大,能夠創造全新的需求,創造出更多的社會財富,拉動中國經濟增長,因此,政策會積極支持。接下來會持續跟蹤。
以上就是關于智能駕駛迎來政策東風 基金加快“掘金”步伐的相關訊息,獲取更多基金行情動態,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公募頻道。(原標題:智能駕駛風口漸近 基金“掘金”步伐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