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據私募人士透漏稱,高凈值人群A股配置意愿近期明顯增加,私募產品發行與募資相比上半年更為容易。不只僅是私募,7月和8月部分業績良好的公募基金也頗受資金喜愛。此外,內地基金在港銷售創新高,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北上資金創2015年以來新高。不少機構人士直言,A股市場長期慢牛行情已展開。從中長期看,現在正是布局權益類資產相對較好時點。
績優權益類基金熱度提升
“我們最近發產品都忙不過來了,天天加班。今年業績靠前的同行們發行情況都挺好的。”一位私募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今年其所在公司新產品發行規模同比增長30%-50%。
另有一家知名私募負責人表示:“這段時間產品發行確實挺好,隨便發行就過億了。還有老牌私募,最近一只產品就輕松過兩億。”
在公募基金方面,業績表現優秀的基金,7月和8月凈申購規模確實出現較大幅度上升。例如,一家公募基金主打產品,6月出現凈贖回,但7月凈申購逼近8億元。“總體來講,申購贖回情況與市場行情一樣,出現明顯分化。整體增幅不算明顯,但從內在結構上可看到資金流轉方向。”
至于申購權益類基金的資金性質,一家大型公募基金機構部負責人表示,券商資管對行情較為敏感,近期有增加偏股型基金投資的趨勢。另有一位私募人士表示,銀行資金較為活躍,是旗下產品主要申購方。總體看,這部分機構資金可能充當A股反彈“急先鋒”。
清和泉資本首席策略師趙宇亮表示,偏股型基金倉位應該有所提高。據Wind統計,目前偏股混合型基金倉位上升至85.7%,相比6月的79%有較大上升。
星石投資人士表示:“今年以來,盡管市場系統性機會不多,但每個階段都有表現較好、領漲的板塊。從白酒、家電代表的消費,到鋼鐵、有色代表的周期,再到近期的中小創,板塊輪動逐步形成的賺錢效應在逐漸吸引銀行資金、信托資金、企業資金等入場,尤其是大盤站上3300點以后,提振了市場信心。”
相聚資本首席執行官梁輝也表示,近期市場資金流動性明顯好轉,交易所拆借利率回到正常范圍,兩市成交量和兩融余額都明顯抬升。市場各類基金倉位普遍提高,基金發行量大為好轉。
受益于權益市場表現,近期多數偏股型基金產品收益為正。根據中報披露結果,在112家基金公司中,64家股票市值呈現正增長,31家基金公司的股票占比在30%以上。
增量資金入場
股市資金面近期較為活躍,特別是杠桿資金、機構投資者資金、滬深港股通資金出現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