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近日,貨幣基金近半跌破,然而恒生指數再創新高,滬港深基金收益再上新臺階。不過,滬港深基金的申報卻因新規的出臺熄火。在新規出臺以后的一個半月時間里,沒有“滬港深”或“滬深港”基金上報或獲批。業內人士預期,現有的優質滬港深基金價值或進一步凸顯。
一個半月無滬港深基金上報
根據上周證監會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請公示表,6月15日以來截止7月底約一個半月的時間里,只有4只投向港股通領域的基金上報,包括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動指數基金、恒生港股通中國內地銀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等,沒有一只以“滬港深””命名。而在6月上半月,有8只投向港股通的基金申報,其中有6只以“滬港深”命名,今年1至5月各月則分別有4只、8只、10只、6只、10只滬港深基金上報。
與此同時,6月15日以來,有兩只港股通相關基金獲準發行,包括廣發港股通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基金、上投摩根港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指數基金,沒有以“滬港深”命名的基金獲批。
由此可見,基金公司主動上報滬港深已偃旗息鼓,管理層的審批也日趨收嚴。而這與滬港深基金新規出臺有關。6月14日,證監會發布了《通過港股通機制參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冊審核指引》,該指引明確規定:基金名稱如帶有“港股”等類似字樣,應當將80%以上的非現金基金資產投資于港股。基金非現金資產投資港股不到80%的,名稱中不得帶有“港股”等類似字樣,并且港股最高投資比例不得超過股票資產的50%。此外,對80%以上非現金資金資產投資于港股的基金產品,基金管理人應當配備不少與2名具有2年以上香港市場投資管理相關經驗的人員,其中至少1名為基金經理。
新規一出,包括滬港深基金在內的相關港股基金的“誕生率”明顯下降。很明顯,新規之下,滬港深基金盲目大擴容的現象將得到遏止,現存的滬港深基金也將越來越“純正”,業內人士預期,真正投資實力突出的滬港深基金的價值將更加明顯。
滬港深基金平均收益率超過15%
據WIND統計,截止8月4日,市場上已設立的滬港深基金(含滬深港)共73只,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為11.71%,若剔除年內成立的產品,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為15.1%,同期恒生指數累計漲幅為25.28%。
其中,收益率超過30%的滬港深基金共有5只,包括嘉實滬港深精選、銀華滬港深增長、廣發滬港深新起點、東方紅睿華滬港深、東方紅滬港深,收益分別增長32.09%、31.04%、30.82%、30.81%、30.29%。
不過,根據基金定期報告來看,在今年二季度末,上述5只基金中,只有廣發滬港深新起點滿足新規規定,一是8成以上的非現金基金資產投資于港股,二是基金經理具有2年以上港股投資經驗。而其余4只基金在今年二季度末,對港股的投資占基金凈值的比例都不足80%。
此外,東方紅睿軒滬港深、安信新常態滬港深精選、富國滬港深價值精選、東方紅睿滿滬港深等收益率超過25%,分別為27.73%、27.07%、25.98%、25.66%。除富國滬港深價值精選外,其余基金的半數基金資產以上投資于A股市場,港股低配甚至沒有配。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現存的滬港深基金中,較為“純正”的標的仍然較少,業內人士預期,由于港股仍然具有較為明顯的估值優勢,隨著投資者對于港股的配置意識加強,未來優秀的滬港深基金將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此外,專業人士指出,港股投研人員的缺乏是在新規之下基金公司繼續布局滬港深基金的重要影響因素。不少基金公司涉足港股時間較短,雖然引進了部分有港股投資經驗的人才,但整體實力仍然沒有培育起來,加強人才培育是當務之急。可以隨時關注一下滬港深基金的一些動態情況。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一個半月無滬港深基金上報 優質產品價值進一步凸顯)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