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7個月基金業績放榜。受益于美股和港股的強勢行情,QDI基金成為前7個月最大的贏家,兩只跟蹤美股的指數型基金收益超過40%,收益前5的基金中有4只投資于海外。而A股市場上白酒的強勢也將一只白酒指數基金的收益推升至42%以上。重倉消費類的基金收益整體領跑,其中包括多只不投港股的 “滬港深”基金。跌幅榜上,5只基金虧損幅度超過20%,他們持有次新股、創業板以及美股油氣資源。
QDII基金最高賺43%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止7月31日,QDII基金平均收益率為9.81%,其中,QDII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5.02%,遠超同期A股權益類基金5.85%的收益水平。交銀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華寶興業中國成長、嘉實全球互聯網美元現匯前7個月收益分別達到43.04%、38.66%、37.94%,今年1月4日成立的易方達中證海外互聯ETF也趕上了這波行情,年內累計收益率達到42.55%。
其中,華寶興業中國成長主要配置港股,為主動管理的QDII基金中表現最好的,其余基金則主要跟蹤美股市場上的互聯網概念股。
此外,國富大中華精選、華夏全球精選、廣發全球精選美元現匯、上投摩根中國世紀美元現匯、匯添富全球移動互聯等主動管理的基金也表現不俗,年內收益率在25%至32%之間。
同樣,重倉港股的滬港深基金也表現不俗,嘉實滬港深精選、廣發滬港深新起點前7個月收益也超3成。
主投國內市場的基金中,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基金以42.7%的收益率領跑。不過排名緊隨其后的基本都是主動管理的基金,國泰互聯網+異軍突起,雖然名為互聯網+基金,但二季度末該基金重配白酒、保險和新能源汽車,最終以37.25%的收益暫時奪得主動權益類基金冠軍。
華安策略優選、易方達消費行業、東方紅睿華滬港深、東方紅滬港深也領跑,收益率分別為34.62%、34.47%、32.92%、32.43%,這些基金均重倉A股消費板。
虧損幅度最大超過3成
毫無懸念,今年前7個月基本每個月都下跌的金鷹核心資源成為虧損最多的基金,前7個月合計虧損31.29%,與全市場最賺錢的基金交銀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相差74.33%,與表現最好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國泰互聯網+相差68.54%。
截止今年二季度末,金鷹核心資源仍然重配次新股,并且這種風格已延續超過一年,或許是在基金數量快速膨脹、同質化日益嚴重的當下,金鷹基金試圖打造出一只具有特色的產品,而具備較強的活躍性、往往暴漲暴跌的新次股成為金鷹基金的配置對象。盡管一直下跌,但仍然吸引了眾多資金介入,今年二季度末,該基金總份額32.03億元,較去年年末的16.84億份幾乎翻倍。顯示仍然有很多資金試圖在次新股上賭一把。
此外,中郵創新優勢、華商未來主題、交銀先鋒、東方互聯網嘉等基金虧損也較多,分別虧損22.38%、19.2%、19.09%、18.94%。其中中郵創新優勢在二季度末已經轉向較為均衡的配置,開始重倉廣發證券(000776)、國泰君安、中信證券(600030)等非銀金融股,而逐步放棄了一些一季度末還在堅守的新經濟股票。因此該基金5月以來的下跌幅度有所收窄,7月跌幅僅為2.56%。
華商未來主題重倉航天軍工,前七個月申萬國防軍工板塊累計下跌13.17%,是市場上跌幅前5的板塊之一。交銀先鋒則配置創業板較多,前十大重倉股中有半數以上來自創業板。
此外,QDII基金中跟蹤油氣資源的指數基金虧損也較多,最高虧損達到23.39%。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