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持新規實施,目前存續中的近600億定增基金,面臨著封閉期結束后的退出問題。
新規規定,定增解禁后一年內減持不得超50%,或者每3個月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的定增股份總數不得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
這就意味著,原本封閉期18個月的定增基金產品,在定增12個月限售期滿之后,一年內仍不能完全退出,因此產品需修改合同延長封閉期。
此外,減持新規正在消除一級半市場與二級市場的套利空間,鼓勵從價值發現去篩選投資標的,未來定增基金產品的紅利將收窄。
解禁后一年內減持不超50%
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了修改后的《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滬深交易所也接連發布了相應的實施細則(統稱“減持新規”).
細讀減持新規發現,涉及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規定有如下幾方面:
1、減持新規適用的范圍,包括控股股東、持股5%以上的股東(統稱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以及股東減持持有的首發股份、非公開發行的股份。
2、非公開發行限售期滿后,大股東3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1%。
3、非公開發行獲配的機構,解禁后一年內減持不得超過所持定增股份的50%。
4、大股東通過競價交易減持股份,應當在首次賣出的15個交易日前向證券交易所報告并預先披露減持計劃。
一位公募定增產品的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實際情況是定增產品參與非公開發行獲配股份大多數不超過總股本的5%,因此“3個月內減持不得超1%”的規定只有個別定增產品受影響。
據WIND統計,市場上參與定增的公募基金共有52只(未合并),其中單只規模最大的定增基金要數財通基金旗下的“財通多策略升級”,規模約49億元。

記者發現,就算這只規模最大的定增基金,持有重倉股分眾傳媒的股份也不及該公司總股本的1%。截至今年一季度,財通多策略升級持有1515.15萬股,分眾傳媒總股本約87.37億股,占比才0.17%。

(以上為一季報披露的財通多策略升級持倉情況)
再比如,浙商資管旗下的“浙商匯金鼎盈定增”,參與泰格醫藥定增獲配的股份為506.23萬股,泰格醫藥總股本約5億股,占比約1%,但也不是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之列。
換句話說,對定增減持影響最大的一條規定,并非1%的限制,而是解禁后一年內減持不得超過所持定增股份的50%,也就是說必須分期減持。
18個月封閉期將延長
目前,市場中存續的定增基金成立時間多為2015年和2016年,并且封閉期多為18個月,投資標的主要為一年期定增項目。
據統計,52只定增公募產品中,存續中規模最大的是博時基金,約156億;其次是財通基金,約115億;還有泓德基金59億、九泰基金57億等。
其中,財通基金是市場中公認專注于定增的基金公司,曾累計中標492個定增項目,參與規模近1500億元,不過大多項目已解禁,如今存續中的定增基金只有4只產品。

這些產品封閉期多為18個月,但按照減持新規,解禁后一年內減持不得超過所持定增股份的50%,定增產品完全減持相關股份至少還需要一年多時間,18個月的期限已不能滿足新規定的需要。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銀行配資參與定增產品,那可能會出現資金到期未能回籠而導致資金錯配,不過這部分規模并不大。另外,定增產品可以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修改合同,延長產品封閉期。
定增基金紅利或收窄
以往,參與定增的機構通常折價獲配股份,因此定增基金的收益比較可觀,不過未來收益可能會收窄。加上封閉期延長,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會大大減弱。
截至5月31日,統計中的52只定增公募基金中,僅有8只產品是正收益。
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表示,減持新規的出臺會極大地消除一級半、二級市場之間的套利空間,監管層鼓勵挖掘上市公司自身價值去篩選標的,定增套利的操作難度加大。
一位券商資管負責人也表示,定增基金產品的紅利會收窄,加上未來的定增基金封閉期至少要設2.5年,1年(鎖定期)+1年(減持50%)+0.5年(減持剩下的50%),風險和折價率會更大,定增基金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會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