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股漲得讓人看懂?
自2007年A股出現第一只保險股開始,保險板塊在絕大部分時候都跑輸了大盤,是A股“冷得出奇”的板塊。但是今年,在A股大部分板塊飄綠之際,保險板塊卻氣勢如虹,一波波地創出新高。
中國平安今日盤中觸及44.14元,創下兩年新高,距離2015年5月27日的高點45.81元(剔除轉增因素)僅差1.67元,距離2007年140元的歷史高點,仍還在山腰。
中國人壽收于27.93元,新華保險收于51.01元,均創下17個月新高。中國太保5月份也創下年內新高。
險企成機構投資者座上賓
“最近不斷有機構客戶打電話來問保險股,我們打算做一場保險業專場價值說明會,有沒有熟悉保險業務的業內人士推薦?”日前,總部在北方一家券商詢問券商中國記者。
這已經是5月來第二家券商提出要求了。機構投資者一旦熱情起來,券商和保險公司都開始忙碌起來,保險公司精算部門負責人、投資部門負責人都成為機構投資 者邀請的座上賓。在今年以來的幾場交流中,保險行業生澀繞口的“一年新業務價值”、“利差損風險”等術語,竟然成為機構投資圈的新流行語。
“基金公司最多,其次是大型私募,外資機構也有。”上述券商人士表示,公募基金對保險股興趣最大。
漲法與以往大不相同
正如一位長期操作保險股的私募投資經理表示,“偷偷漲才是真的漲”。本輪保險股的漲法和以往不太一樣。
保險股歷史大漲關鍵詞:被動、跟隨
1.2007年大牛市,疊加交強險實施,保險板塊呈現戴維斯雙擊,量價齊升;
2.2009年受經濟刺激影響,跟隨市場上漲;
3.2010年6月到10月,屬于超跌后的市場反彈,疊加加息周期,債券和無風險收益率提升,保險行業業績改善預期;
4.2012年12月到2013年2月初,保險企業業績增速較好,業績持續增長,疊加超跌反彈。
5.2014年10月份到2015年4月,牛市行情。
本次上漲關鍵詞:一枝獨秀、AH互動
1.大盤雖未大跌但是個股表現慘淡,保險股卻一枝獨秀。
2.今年以來,香港保險股領漲,內地保險股跟隨,每次漲幅到10%左右后就開始回調、然后再掀起新一輪上漲。
究其原因,機構投資者給出兩個因素:
短期因素:大盤慘淡,資金避險需求擴大。
中長期的邏輯:隨著長端利率的上行,保險公司準備金計提影響利潤的因素正在出清;隨著“保險姓保”的強調,行業重回保障類業務的方向,有利于上市公司提升業務價值。這兩大因素均將從基本面上改善保險公司的利潤。在當前A股市場上,具有基本面改善因素的藍籌股票很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