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基盤整:強調控制風險成主流
再看2016年上半年的債基表現,也差強人意,分化十分明顯。其中,可轉債基金因為所投資的標的帶有股性,受上半年A股表現弱影響普遍虧損,其它的如純債基金、一級債基、二級債基業績也受利率下行的影響拖累較大。
具體來看,今年來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排在前十的債基(A、B、C類分開計算)依次為浙商惠盈純債、工銀瑞信雙利A、新華信用增益C、工銀瑞信雙利B、新華安享惠金A、新華安享惠金C、招商雙債增強、新華惠鑫分級、英大純債A、德邦企債分級,今年來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分別為5.7%、4.99%、4.85%、4.79%、4.77%、4.64%、4.63%、4.33%、4.13%、3.95%。
凱石金融研究中心認為,“6月1日資金面平穩跨月之后,流動性其實并不緊張。并且在經歷連續兩次的MLF詢量之后,央行周二進行了2080億的MLF操作。總體上來說,面臨的外部流動性壓力顯著減輕,央行投放流動性緩解季節性波動的態度也將使得資金面緊張預期消除,資金面將以平穩為主。”
“券種選擇上,利率債方面,受到保險規范資管通道等影響,債市出現陰跌,二季度以來,“一行三會”聯手加強金融杠桿監管,債市熱情不高,建議多看少動;信用債方面,2016年第三、第四季度是中低評級債券到期高峰,違約風險仍高。貨幣政策穩健意味著寬松邊際減弱,加上信用債取消發行,可能造成企業再融資受阻。因此,當前高等級信用債仍是最為看好的選擇。”凱石金融研究中心告訴《投資者報》記者。對于普通投資者,仍建議等待債市風險釋放,對于有債券基金剛性配置需求的投資者,當前在債基產品上要強調風險控制,建議精選久期短、杠桿較低和持券信用等級較高的基金。此外,參與股市和轉債的債基也可以適當關注,尤其是基金經理大類資產配置能力較強的,在股債之間進行切換可以適當降低單一債市風險。
海富通富祥混合型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陳軼平則表示,“當前經濟環境下,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長端無風險利率有下行空間。此前,由于人民幣貶值壓力和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升溫影響到央行實施更寬松的貨幣政策,但是現在看來,房地產增速放緩,經濟增長依靠基建拉動,私人部門投資規模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央行未來有放松銀根的需求。”
陳軼平還稱,“比較看好長久期的利率債和高等級的信用債。”目前,國內以風險換收益的低信用債交易市場還沒有培養起來,在這種背景下,他認為投資高等級信用債的性價比更高。
至于可轉債,他認為的現在的市場環境下,可轉債是處于相對低位的。除了一些題材股之外,很多可轉債的預期收益率已經是正的了,從歷史過往來看,現在的可轉債價位處于歷史相對低位。但同時,他也表示,雖然可轉債的價格處于低位,但是可轉債的供應量未來可能會上升。寧波銀行(18.210, -0.02, -0.11%)、光大銀行(3.950, -0.03, -0.75%)先后都要發行大額可轉債,這個對可轉債市場的供需會產生一定的沖擊,導致可轉債不一定能夠很快上漲。不過即使如此,在絕對收益的債券類產品中,可轉債是一個較好的投資品種。
接受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在經歷近期的震蕩后,未來的債市,不但考驗投資機構對信用風險的把控能力,更考驗機構對市場的波動趨勢有比較準確的判斷,債市將進入把防信用違約風險擺在首位的“穩健為王”時代。在此背景下,那些業績優異、風險控制能力強的債券基金將倍受投資者追捧。以南方基金旗下南方通利為例,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8日,南方通利C最新規模已從去年二季度末的0.62億份增長到22.04億份,增長達34倍之多。據《投資者報》記者了解,南方通利C的業績突出,離不開南方基金在固收類產品投資方面的豐富經驗和突出管理能力。同時,南方旗下其他債券型基金也有不凡表現。據銀河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3日,南方通利A和南方豐元信用增強A過去一年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1.07%和9%,在同類產品中均排名第2;同時,兩只債基在過去6個月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3.17%和3.03%,在同類產品中均排名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