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李樹超
在5月8日舉辦的“基金服務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專題研討會上,中國基金業協會養老金委員會主席、華夏基金公司總經理湯曉東如是說。“公募基金參與養老金第三支柱是著力完善我國多層次養老金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公募基金能夠充分發揮養老金第三支柱的"長錢"優勢,實現長期穩健收益。”
公募基金
已積累豐富經驗
在湯曉東看來,第三支柱個人稅延養老金是我國養老金體系頂層設計的重要內容,意義重大。我國正逐步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養老已成為每個家庭、每個人都必須面臨的現實和緊迫的問題,科學的第三支柱設計能夠優化我國養老金體系結構,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顯著改善國民自我養老保障能力。
湯曉東表示,公募基金可以在建設養老金第三支柱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湯曉東分析:一是基金行業參與養老金投資管理歷史悠久,為服務養老金第三支柱積累了豐富經驗;二是公募基金行業發展迅速,培育了一大批專業的投資管理人才和隊伍;三是公募基金制度性優勢突出,是參與第三支柱建設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國際經驗也表明,公募基金在第三支柱發展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
“在目前已經進行市場化投資運營的養老金資產中,包括全國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及部分基本養老金,其中約60%由基金公司投資管理,可以說公募基金始終是養老金最重要的投資管理人之一。”湯曉東稱。
據介紹,截至2016年底,華夏基金管理的全國社保基金及企業年金規模總和超過1300億元,均位居行業前列,華夏基金長期穩健的投資業績也為養老金保值增值提供了重要支撐。
公募行業應建立
養老型基金產品線
談及如何發揮公募基金優勢,積極投身第三支柱建設,湯曉東建議:一方面應積極為相關政策制定建言獻策;另一方面,應建立符合第三支柱要求的養老型基金產品線,只有“雙管齊下”,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湯曉東解釋稱,公募基金行業應在證監會和中國基金業協會的領導下,整合行業力量,加大政策跟蹤和對外宣傳力度,積極為相關政策制定建言獻策,提高全社會對基金行業的認知度。
“目前正處于養老金第三支柱政策成型的關鍵期,在稅收優惠形式、制度設計模式、投資運營方式等方面,必須著眼長遠發展,全面統籌考慮。”湯曉東稱,“公募基金應充分發揮自身專業能力和經驗優勢,積極參與政策設計,助力第三支柱發展。在此過程中,可以逐步塑造基金服務養老的行業品牌,在全社會建立起基金養老的理念和行業生態。”
另外,公募需要積極布局并建立符合第三支柱要求的養老型基金產品線。“第三支柱特點之一是覆蓋面廣,參與人數眾多。基金行業應當充分借鑒國內外養老金管理經驗,從供給側發力,為社會公眾提供費用合理、結構明晰、服務便捷、養老屬性鮮明的基金產品。特別是能夠發揮長期資金優勢、匹配參加者風險收益特征、降低業績波動、穿越經濟周期的FOF產品,比如目標日期基金、目標風險基金等。”湯曉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