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首次出現公募基金發行失敗的案例,整個行業為之震動,首例發行失敗案也充分暴露出當前新基金發行面臨的巨大困難。而同樣令人震驚的是,自4月18日到4月28日短短11天時間里,竟然有多達6只公募基金宣布終止合同,進入清算程序,成為史上公募基金清盤最為密集的時期。

表1:4月公告清盤的公募基金
在本輪清盤潮中,最新發布清盤公告的是天弘鑫安寶基金,4月18日,天弘基金發布《關于天弘鑫安寶保本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終止及基金財產清算的公告》,在4月24日第一個保本周期到期后,結合市場情況,無法根據《關于避險策略基金的指導意見》關于避險策略基金的運作機制進行調整,不再滿足保本基金存續的要求,將根據《基金合同》的規定終止并進入清算程序。
隨后的4月22日和4月24日,博時基金和新華基金也先后發布旗下博時招財一號大數據保本基金和新華阿里保本基金合同終止及基金財產清算公告,和天弘鑫安寶一樣,這兩只保本基金同樣因為保本周期到期后無法滿足避險策略基金的有關要求,從而根據基金合同的規定進入清算程序并終止運作。而在4月初,中海安鑫寶1號混合型基金也因為到期不滿足新規要求而清盤。而根據中國基金報此前報道,今年共有33只保本基金到期,而其中有9只基金合同中未設置轉型條款,從而面臨到期清盤的壓力,除了上述四只到期清盤的保本基金之外,還有創金合信聚財保本等5只基金尚未到期。

而在近期清盤的6只基金中,除了保本基金因為受到新規限制和本身合同未設置轉型條款而清盤之外,另外三只清盤的則全部是迷你基金因為觸發了合同約定的清盤條款而終止合同。4月25日,海富通基金發布《關于海富通穩進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LOF)基金合同終止及基金財產清算的公告》,“鑒于自本基金合同生效以來,本基金近日已出現連續60 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3000 萬元的情形。為維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根據基金合同約定,不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本基金管理人應終止本基金合同并依法履行基金財產清算程序”。
海富通穩進增利債券基金3月底規模為2048萬元,去年底規模為2161萬元。一季報中披露,海富通穩進增利基金自2016 年12 月28 日至2017 年3 月31 日,已連續超過六十個工作日出現基金資產凈值低于五千萬元的情形,海富通基金因此根據基金合同規定采用清盤的方式解決。
4月26日,諾安基金公告諾安裕鑫兩年定期開放債券型終止合同,“基金登記機構于2017 年4 月24 日完成對本基金在本次開放期最后一日(即2017年4月21日)申購、贖回業務申請的確認,業務確認后本基金基金資產凈值為3737萬元,已觸發了《基金合同》中約定的本基金終止條款。為維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根據《基金合同》有關規定, 無須召開持有人大會,基金將終止并依據基金財產清算程序進行財產清算”。由于近年來定期開放基金大量增加,這些基金到期后如果遭遇大額贖回而申購較少的情形,也都將面臨較大的清盤壓力。
4月28日,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發布公告,截至 2017 年 4 月 27 日,旗下摩根士丹利華鑫滬港深新價值基金已連續 60 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 5000 萬元,滿足基金合同約定的前述終止條件,因此根據基金合同約定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而不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這也是又一起觸發合同清盤條款突然終止合同的非保本基金。
近年來新基金大量發行,基金數量已經突破4000只并還在不斷增多。但受到基礎市場不佳、普通投資者申購意愿不強、一些機構集中贖回等因素影響,基金的迷你化問題日趨嚴重。不僅是上述三只清盤的迷你基金,還有一大批公募基金規模持續低于5000萬元的清盤線,面臨著持續的清盤或轉型壓力。
一季報顯示,截至一季末,創金合信尊利純債、新沃通盈、信誠月月支付、諾德雙翼 、長安泓澤純債、天治研究驅動 、嘉實穩豐純債等基金的規模均不足400萬元,其中規模最小的創金合信尊利純債凈值規模竟只有14萬元,還不如一個散戶!根據一季報,創金合信基金已向證監會報告并提出解決方案。
一些迷你基金規模長期低迷,而一些基金去年底規模達數十億元,但在一季度遭遇了巨額贖回,一下子淪為迷你基金。4月份一些基金同樣因遭遇巨額贖回出現凈值異動,在大贖回之后,實際所剩規模已然不多。可以說,隨著股市和債市再度走弱,公募基金面臨的不僅僅是投資壓力,更難應付的機構的集中贖回和不斷出現的迷你基金處置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