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增后勁——看好小蘇打日用品的未來
金融界: 2018年金晶科技半年報凈利潤同比增速達100%左右,而且近三年金晶科技的業績也實現了較快增長。請王總談一談玻璃行業供給側改革對公司的影響以及公司在創新方面的努力。
王剛:從去年開始,玻璃行業逐漸走出了低谷,行業的盈利能力逐漸增強。這一變化和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著密切的關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金晶科技在這一輪行業洗牌中屹立不倒,有我們自身的原因。
一方面,我們重視創新。在玻璃產業領域,金晶科技與美國PPG公司合作。我們的金晶超白玻璃填補國內空白的同時,也成為了國家超白玻璃標準的起草者;在LOW-E節能玻璃領域,我們開發出隔熱系數行業領先的S1.1系列產品,為綠色建筑、節能建筑提供了滿足要求的配套產品。在純堿產業領域,我們加大純堿細分產品的研究和開發,近年來主打健康概念的小蘇打、小蘇打洗滌劑產品相繼問世,雖未對業績發揮明顯作用,但我們看好其在未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另一方面,公司在管理方面極其重視。金晶科技與安永公司合作進行流程再造,提升管理效率;與德國SAP公司合作建立企業信息化系統(ERP),實現產供銷的一體化管理;與美國合益公司合作優化公司績效考核體系,確保公司業績導向的落地;與德國羅蘭貝格公司合作制定企業十年戰略,堅定公司發展方向不動搖。
創新突圍和管理優化都使得我們業績有了穩步的提升。事實上,在金晶科技內部,我們有自己的一套價值主張,即以創新研發為驅動的價值主張、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價值主張、以資本增值為導向的價值主張、尋找增加企業價值的新方式、以領導力為驅動的價值主張。
改革開放的40年——玻璃元老看未來
金融界:最后一個問題,王總是否有為未來金晶科技的發展繪制一個藍圖?從您的角度理解,未來玻璃行業有望實現怎樣的轉型?
王剛: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也是我在玻璃行業從業40年,我對這個行業飽含感情。作為連續五屆的全國人大代表,我也一直在為玻璃行業的進步發展建言獻策。
在我看來,傳統行業的行業屬性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基礎材料行業隨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的深入推進,化解過剩產能清理一批、清理僵尸企業淘汰一批、產品結構調整升級一批。
理解未來基礎材料工業,要厘清這些材料屬性的變化。在我看來,材料業正在歷經從資源屬性到商品屬性,從商品屬性到社會屬性的過渡。
未來基礎材料工業將會成為一個重要的資源,而不再是傳統的競爭性產品。作為企業,承擔環保、安全的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一項硬指標。未來有潛力的企業將不再是環境污染的創造者,而是社會和諧生態的貢獻者。誰能為和諧生態做大貢獻,誰將會享受到社會的生態紅利。
此外,要注意到,傳統行業的商業屬性也正在發生變化,未來創新將讓產品價格逐漸回歸價值,企業之間的競爭未來也不再是拼價格,而會是拼創新、拼終端。未來中國品牌不是光靠中國制造,更多的要靠中國創造。
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