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電股票最新消息,談及中國核電技術的世界地位,陳樺自豪地表示:“我們已經站到了世界第一梯隊。”陳樺認為,未來15年將是我國核電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規模化建設、跨越式發展的黃金期。長遠來看,核能將徹底解決人類能源危機。
“核能是徹底解決人類能源危機的答案。”中國核電董事長陳樺說。帶著這樣的使命感,中國核電在改革開放40年中不斷取得技術突破。“華龍一號”作為中國自主化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突破了國外技術壟斷,讓中國核電擁有了世界話語權。“華龍一號屬于中國自主化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設備國產化率超過85%。”看似云淡風輕的表態,卻凸顯了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核電從弱到強的發展底氣。談及未來,陳樺更是充滿信心。他認為,未來15年將是我國核電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規模化建設、跨越式發展的黃金期。
這樣的自信從何而來?近期,上海證券報聯合北京證監局走進上市公司中國核電,董事長陳樺接受了上證報記者的專訪。
躋身世界核電第一梯隊
談及中國核電技術的世界地位,陳樺自豪地表示:“我們已經站到了世界第一梯隊。”目前,世界第三代主流、成熟、商用核電堆型主要為中國華龍系列、美國AP系列、俄羅斯VVER系列等。據介紹,華龍一號在設計自主化、設備國產化、建設自主化、運行自主化等方面均擁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不僅設備國產化率大于85%,華龍一號在核心和關鍵設備領域還有新的突破,比如研發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堆內構件、控制棒驅動機構、高性能燃料組件等。
陳樺告訴記者,從技術上來說,評價核電廠安全水平有兩個重要指標:一是堆芯熔化概率,目前我國核電站堆芯熔化概率約為10-6/堆年,在技術上已與美國、法國、俄羅斯等世界一流國家在同一水平;二是堆芯熔化后大氣釋放量有多少,這一項我們也跟全球一流水平一致。“跟上世紀60、70年代相比,中國的核電安全水平已經提高了不止一個量級。華龍一號設置了完善的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措施,采用了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設計理念,是當前核電市場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電機型之一。”陳樺告訴記者,在核電站的自主供貨能力和運行維護上,我國均處于世界一流水平。
不僅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的建設進展順利,中國核電從美國引進的AP1000機組也在近期并網發電。今年9月,中國核電宣布其建設的采用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的全球首堆核電工程“三門核電1號機組”開始商運。“三門核電2號機組”已在11月上旬具備商運條件。據介紹,開放合作是中國核電發展過程中的必修課。從大亞灣、秦山三期、田灣,以及剛剛商運的三門核電站,都是開放合作的重要成果。
用大數據保障核電安全
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核電站是“三分建設、七分運行”。中國核電在核電站運行和維護上的技術是公司的領先優勢。陳樺說:“下一步中國核電發展的大方向,是如何用大數據、智能化、物聯網使核電無憂運行。用機器智能思考,把人解放出來,降低核電運行成本。”比如對核電站里一個泵的運行監測,需要搜集這個泵的電壓參數、電流參數、溫度、壓力、震動等所有數據,每秒收集10次甚至更多。收集數據后需要和設計參數進行比較,從而判斷運行的質量和趨勢。再加上近20至30年專家對這類泵失效的原因總結,讓機器判斷這個設備的運行指標偏離到什么程度,以及到什么程度就應該維修或者更換。這些工作都將由機器來做。
“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傳統工業結合,既能保障核電運行安全,又能減少人工規模,降低核電成本。”陳樺說,“類似的技術,美國航天工業10年前已經開始運用,叫作‘設備健康管理’,我國高鐵等工業也已經使用了,而在核能領域,世界范圍尚無應用,中國核電實現后將在該領域成為世界領先。”中國核電事業的近期目標是,用5到10年時間擁有世界最優秀的核電運行能力,并為世界核電運行提供中國方案。而中國核電憑借不斷研發創新,正在一步步向這個目標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