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晚間,備受關注的“獨角獸”次新股藥明康德再次披露風險提示公告,提示了公司估值較高、經營相關風險。回顧發現,藥明康德自2018年5月8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以來,截至5月28日股價收報118.10元,已連續14個交易日(除去上市首日)漲停。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已連續四日披露股價異常波動或風險提示公告,重點提示了公司目前估值遠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的風險,體現出其不希望投資者過度炒作公司股價,引導股價回歸理性的意愿。
公司的風險公告中,還提示了長周期合同的執行風險、境外經營風險、安全生產、環保風險、匯率風險等經營性風險。使得投資者看到,公司通過合同提供研發服務的業務模式下,可能存在的合同執行風險;公司境外業務占比高,可能存在的境外經營風險、匯率風險;公司藥品制造過程中,存在的安全生產、環保風險。對于投資者來說,這些潛在的風險不能不察。
業內人士提醒,目前,公司股價連續上漲,估值處于高位,靜態市盈率已達到100.28倍,遠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均值37.05倍。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應當客觀看待公司價值,理性對待股價波動。在交易過程中,理性投資,避免追漲殺跌,共同構建市場良好的投資氛圍。
資料顯示,藥明康德是首家通過IPO回歸A股的海外上市“獨角獸”企業,其在研發服務競爭優勢突出,市場關注度高,股票受到投資者追捧。專家指出,市場經驗表明,股價暴漲后往往可能伴隨著股價暴跌,公司股價的非理性上漲,可能最終引發暴跌,并損害跟風參與的中小投資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