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無論是雙合同,還是茶水費或者搖號,限價對于地方政府都是穩賺不賠的。
對新房進行網簽限價,一方面在數字上讓房價變得可操控,在形式上保證了“遏制房價暴漲”的任務;
另一方面,限價扭曲的市場價格,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出搶房大戰的熱潮,讓本地的樓市經久不衰,土地財政和相關稅收可謂源源不斷。
2搖號式套利
限價扭曲了市場價格,搖號看似機會均沾,但兩者一結合,就將搶房大戰推往新高潮。
搖到就是賺到,這就是限價與搖號制造的結果。
以排隊排到暈倒的杭州某樓盤為例,備案均價僅為1.85萬元,而周邊的二手房掛牌價已經超過3萬元,一套房動輒就是百萬元左右的利差,由此引發瘋狂搶房,有什么好意外的?
再以深圳要求500萬驗資的豪宅為例,備案價格僅為8.2萬元,而周邊的二手房價格已經超過12萬元。買到就是賺到,看似瘋狂,其實購房者都再“理性”不過。
當然,有人說目前新房多半都受到限售政策限制,即便存在套利,也無從及時套現。
這顯然低估了現實的彈性空間。以備案價搖到低價的一手房,再以市場價賣掉高價的二手房,100萬的利差隨時到手;即便手頭沒有二手房可以置換,拿著比市場價低了100萬的新房,最起碼安全感強了很多,而限售總有到期的一天。
這筆賬顯然所有人都會算。
3尋租與腐敗
凡是市場扭曲之處,皆有尋租腐敗出沒。
限價是讓開發商強制讓利于購房者,但房地產不是做慈善。既然價格銷售受到限制,那么雙合同就會橫空出世;如果雙合同被嚴厲打擊,開發商還能通過茶水費來將價格扭轉回來。
再不濟,捂盤惜售,等待限價調整再上市,事實上,這已經成為某些二線城市房荒的一大根源。
搖號看似是為解決這些問題而來,但在套利面前,哪有公平的抽簽游戲?
西安某樓盤爆出的關系戶名單,究竟是偶發的個例,還是普遍存在的現實,我們不做過多揣測。
但可以想象,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一方面存在巨大的套利誘惑,另一方面搖號抽簽又缺乏無處不在的監督,想要操作本來就很容易。
4限價該被取消了
限購限貸,尚且有遏制外地投資客、保護剛需和增加投機炒房成本之效。而限價搖號,既扭曲市場價格,又制造套利游戲,還為腐敗尋租廣開大門。
說實話,在緊信用、去杠桿的背景下,二線城市的樓市本來早該平靜下來。
恰恰是限價搖號制造的套利空間,讓“搶到就是賺到”成了新共識,讓搶房大戰再度硝煙四起,讓腐敗尋租再次有了明目張膽肆虐的空間。
不廢除限價,搖號就是套利游戲;防不住腐敗尋租,搖號就是為某些人士量身打造的利益輸送渠道。
至于剛需,誰會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