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盤的市場,權重藍籌再度出現“殺跌”走勢,市場熱點切換成泡影。受此影響,上證50大跌1%,滬深300、上證綜指下跌0.6%左右。相應地,創業板、中小板指數沖高回落,平盤報收。各個市場半天成交量,繼續萎縮。總的來看,市場“弱勢”調整,還在繼續。
盤面觀察,市場以下3個特點:
一是板塊輪番下跌,還在進行之中。這一現象表明,市場“探底筑底”過程,仍在持續。昨天的市場,次新股、題材股下挫,今天又輪到權重藍籌股,市場整體價格中樞明顯下移。早間盤面,房地產、保險、水泥、銀行、獨角獸、券商等板塊,跌幅明顯加大,帶動市場下跌調整。7成板塊下跌,6成個股飄綠,市場總體跌多漲少。
二是漲跌停個股數量減少,但跌幅超過5%的個股數量,有所增多。今天漲幅居前的板塊,仍以“大消費防御品種”為主。旅游、食品飲料、機場服務、醫藥電商、互聯醫療、糧食改革、二胎概念、知識產權、白酒、煤炭等板塊漲幅居前,不過,這些板塊中漲停個股極少,更多地表現為個股抗跌而已。
早盤的市場,共計37家個股漲停,其中新股次新股12家,“浙江大灣區概念股”7家,其余漲停個股,板塊屬性較為分散。而漲幅超過5%的個股,僅有33家。相反,雖然市場僅4家個股跌停,但跌幅超過5%的個股有67家,數量依然不少?!氨葍r效應”之下,個股“補跌”呈現“擴散”態勢。多頭信心缺失,持倉籌碼有所“松動”。盤口或有“小幅恐慌急跌”一幕發生,對此,需要警惕。
三是技術面上,日線指標進入低位“超賣區”,分時指標進入低位鈍化區。市場整體上“技術超賣”嚴重,“超賣”而不反彈,市場之“弱”,由此可見一斑。下午的盤面,多頭能否置之死地而后生,反戈一擊,值得一看。具體操作上,倉位不重的穩健型投資人,可利用市場調整之際,繼續圍繞低估值超跌價值成長和藍籌個股,分批低吸。激進型投資人,短線重點關注“浙江大灣區概念股”,短平快參與市場“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