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終于迎來了久違的大漲,如果說創業板3%的漲幅,我們已經司空見慣的話,那么周二主板2%的漲幅,對于最近2個月的A股來說小財神覺得可以用“暴漲”兩字了。
主板周二能夠收出如此大的陽線,權重股、白馬股做出了最大的貢獻。白馬股的資金流入要從上周五的尾盤已經開始,而周一的京東方的逆轉拉升,資金更是加快了買入的速度。
而他們背后的邏輯,小財神認為就是我前幾日提到的A股納入MSCI。一方面是納入時間的臨近,另一方面是這批白馬股和權重股,在經歷了差不多4個月的調整后,技術指標開始反復的底背離,同時估值水平也已經基本上回到了一個相對中樞的位置。
權重和白馬股的反彈也就天時地利了,但是他們的上漲,小財神認為還只是反彈,是針對2018年元旦后暴跌的反彈,這一點從四大行的走勢看更為的清楚。
如果說周二上午,主板在上攻的時候,創業板的資金還是以觀望、懷疑的態度對待的話,那么到了下午,題材股、創業板的資金達成了共識。午后芯片股開始強力反攻,多個芯片股走出了反包走勢。
要注意,周二的科技股雖然走出了強勁的反彈,但是科技股的分化,小財神認為已經開始。
舉個例子,同為浪潮系的浪潮軟件和浪潮信息,周二浪潮軟件的漲停可以認為是加速板,而前期明顯強于浪潮軟件的浪潮信息,周二的反彈更大概率是下跌中繼,或者說,他們短期想要新高的難度已經非常之大
所以目前對于科技股周二的上漲,一定要區別對待,并且后面即便科技股的行情還沒結束,個股也會分化,判斷對板塊買錯個股一樣會虧錢。
同樣的分化,小財神認為可能并不局限于科技股,而是整個市場都會分化。我們可以看到周二的反彈幾乎是一個普漲行情,上證這邊全天下跌的個股僅僅55家,但是我們留意到周二的成交量,全天成交量連2000億都沒突破。
小財神認為,就目前市場的資金面而言,滬深兩市3000多個股票想要一起上漲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本周后幾個交易日,個股的分化是大概率的。
整體來看,周二的陽線讓大盤暫時脫離了危險,如果沒有外圍指數和外界消息面的影響,小財神認為這一次的反彈應該不會再次夭折。
不過對于這個反彈,我傾向會是一個指數型的反彈,上證指數會再一次去向上方的缺口做一次回補的努力,如果哪天我們看到上證的缺口被回補的時候,或許也就是反彈結束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