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間,中國聯通披露一季報,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749.35億元,同比增長8.59%;實現凈利13.02億元,同比增長374.75%。
對于這份季報,市場的反應很直接:4月23日,兩日之后的新一周首個交易日,中國聯通收獲了一個久違的漲停。
這份一季報有什么看點?能激起投資者如此強烈的做多熱情?要知道聯通的上一次漲停,還是在去年八月份公布混改方案的時候。
中國聯通這份一季報最大的亮點,不是同比374%的凈利潤增速(聯通去年凈利潤基數低,增長空間非常大),而是營收的高增長(你沒看錯,8.59%對于聯通確實可視作高增長)和移動出賬用戶數量的大幅增長。
聯通當前股價處于低位,明星股東BATJ被深套20%,投資者可積極關注。
中國聯通的逆襲
圖:中國聯通歷年營收及增速
從上圖可知,中國聯通營業收入在13年達到頂峰之后,連續三年下滑。聯通完成混改的2017年,營收增速終于回正。2018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8.59%,相比前些年的低迷,這個數字已經足夠亮眼。
營收增長的動力主要在哪?
公司當前的業務主要有兩塊,一是移動業務(語音和流量),二是固網業務(寬帶)。
根據公司一季報,移動主營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415.11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1.6%;固網主營業務收入為人民幣246.17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3.4%。
可見,營收增長的驅動力來自移動業務,而移動業務的增長來自于用戶數的大幅提升。
一季度聯通累計移動出賬用戶2.94億戶,凈增長978.2萬戶,這個數據接近去年全年增量用戶的一半。
圖:中國聯通移動出賬用戶凈增額
由于中國聯通在萬曉初2015年主政后,將原先“在網用戶”的口徑改為“出賬用戶”,所以數據只統計到2015年。
事實上,無論是“在網用戶”數還是“出賬用戶”數,2015年都是中國聯通的滑坡年,在這一年,聯通的移動用戶數量歷史上首次出現負增長,流失1426萬用戶,在三大運營商中表現最差。
2016年,用戶數增長回正,全年增1151萬,2017年,全年增長2034萬,回暖明顯。到了2018年一季度,單季度增量就達到978萬。對比中國移動,一季度增1134萬,差距已不大(口徑略不一致)。
2018年一季度,公司4G 用戶凈增 1933 萬,達到 1.94 億戶,4G 滲透率達到 66%,移動出賬用戶綜合 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 47.9 元,維持穩定,較去年同期上升2.6%。對比移動55.7元,仍有提升空間。
抄底BATJ的機會
從2017年8月23日到2018年4月20日,8個月時間,中國聯通累計下跌45.5%。今日漲停后,中國聯通的累計跌幅仍然達到40%。那些憧憬聯通混改的投資者損失慘重。
為什么聯通在這8個月時間走出如此不堪的走勢?我覺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之前那段炒預期炒的太猛了,所以當混改方案出臺之日,反倒是利好出盡之時。
圖:聯通股價走勢
而且,被套牢的不光是小散,參與聯通混改的互聯網大佬BATJ,6.83元入伙,如今也被深套20%。
來瞻仰一下中國聯通豪華的股東榜:
圖:中國聯通十大股東
作為股東,自然得為公司辦點實事。騰訊作為唯一持股超越5%的股東,其與聯通的合作,走在了BATJ的前列。
雙方一起推出的大王卡支持旗下QQ、微信等App免流,這種免流政策為騰訊大王卡吸引了不少用戶。據悉阿里接下來也會與聯通合作推出類似“大王卡”的產品。
可以推測,聯通一季度移動用戶數的大幅增長,騰訊的導流,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再回到股價,中國聯通4月20日最低見5.06元,而上一波起漲價位在4元左右,已經跌到一個較安全的區域。未來股價仍可能反復,但當前位置無疑是一個底部區域。
更重要的是,在公司業績逐步回暖的當口,如果你還能以低于百度阿里騰訊京東20%+的價格去買它,這筆交易怎么看都還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