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相關扶持政策的出臺再次將氫能產業推向風口。由于目前成本相對較高、基礎配套設施不到位、研發周期較長等原因,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時機未到。“但加氫站的投入使用在行業內具有一定的標桿性意義,氫燃料電池汽車有望成為下一個產業風口。”業內人士表示。在資本市場,不少嗅覺靈敏的A股上市公司已搶先一步跨進燃料電池“商業圈”。
“雖然燃料電池汽車尚未形成產業化規模,但加氫站的投入使用在行業內具有一定的標桿性意義,氫燃料電池汽車有望成為下一個產業風口。”業內人士表示。
9月7日,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佛山項目啟動儀式暨佛山市南海區新能源汽車(氫能)產業招商推介會在南海區丹灶鎮召開。據悉,丹灶很快將運營燃料電池公交車,位于該鎮的全國首個全商業化運營的加氫站也將正式投入使用。
同時,相關扶持政策的出臺再次將氫能產業推向風口。在資本市場,不少嗅覺靈敏的A股上市公司已搶先一步跨進燃料電池“商業圈”。
氫燃料汽車或成下一風口
盡管當下鋰電池十分火爆,但不少新能源汽車產業界人士認為氫燃料電池才是真正環保的新能源材料。天能集團技術中心總監侯國友認為:“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已經具備可行性,未來如果鋰電池不能解決退役電池的回收問題、鋰電池的安全性問題,那么未來3到5年,氫燃料電池會和鋰電池一爭高下,很可能取代鋰電池。”
北京氫璞創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洵對記者表示:“燃料電池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優勢:一是和鋰電池補貼退坡機制相比,政府對燃料電池的補貼支持沒有改變。二是技術產業基礎不錯,且新能源汽車被長期看好。三是燃料電池續航里程是鋰電池的2倍,在廣大北方地區低溫適應性好,全生命周期回收也不錯。鋰電池充電時間長,燃料電池快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