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外映射的角度,我們對A股并不悲觀,認為A股也會有一波修復性反彈,外資流入中國是外部流動性改善的信號。
今年3月,申萬海外映射指數和映射A股標的均大幅回落,互聯網、新能源和文化傳媒(行情 專區)領跌。不過,積極的信號在于,中外映射差異度從高位回落,意味著中美新興行業的差距在縮小,加上流動性改善,意味著A股短期有修復性反彈。
3月,美股中藍籌股表現好于成長股。近期市場對IT、醫療等前期漲幅過大、估值過高的板塊獲利了結,而且出于對一季報不及預期的擔憂,全球科技股大跌,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也將受到一定拖累。不過,在悲觀情緒推動美股一季報預期下調至0后,實際業績可能好于預期,屆時將構成一定提振,因而對美股大盤不必過于悲觀,但高估值的醫藥、IT股仍有一定下行壓力,需消化前期較大的獲利盤,預計二季度納指以震蕩走低為主。
中國外部流動性改善,對金融等大盤股構成一定提振,對上證不悲觀。資金流入美股放緩、中旬一度流出拖累美股走低,但過去兩周資金流出中概股放緩、上周還出現11周首次流入3億美元,構成積極信號。從歷史規律來看,連續兩周明顯邊際改善意味著這一趨勢確立,對金融等大盤股構成提振。
從美國乃至全球的行業來看,一季度公用事業(行情 專區)漲幅最大,主要受到避險和事件驅動,中法簽訂的180億歐元大單對東方電氣(行情 股吧 買賣點)等核電板塊的提振值得關注,漲幅第一的生物燃料公司BIOF也推升中糧生化(行情 股吧 買賣點)等生物燃料板塊。
3月美股電信板塊漲幅居前,A股通信值得關注。美國電話電報集團持續投資2億美元在高速互聯網和無線連接,而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業績整體亮麗,推動港股電信板塊3月下旬起反彈超過10%,而中國受益于4G、移動互聯的股票也有望企穩回升。
TMT和創業板短期受外圍的影響較大,需密切關注外圍變化對風險偏好的影響。
從納斯達克漲跌幅來看,生物科技兩極分化嚴重,新能源概念個股強勢不減。
外延式并購,大單、技術突破以及業績超預期成為強勢股的主因,而新藥研發初期的醫藥股、估值過高的科技板塊則成為重災區。
從產業鏈的角度,尤其要重點關注受iphone6、iwatch等需求大增帶動的藍寶石產業鏈相關標的,如天通股份(行情 股吧 買賣點)、大族激光(行情 股吧 買賣點)、露笑科技(行情 股吧 買賣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