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基金經理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目前市場環境下,指數出現大幅上漲和大幅下跌的概率都不大,而此前“漂亮50”和周期股的大幅上漲已部分透支了未來,機構之間對后市的博弈會進一步加大。不過,他們也指出,在這種震蕩市里,熱點切換較為頻繁,投資者如果把握得當,也能獲得較好的收益。
窄幅波動料持續
在基金經理們看來,指數的窄幅波動會成為近期的常態。
萬家基金表示,近期市場新能源行業走強,但熱點并沒有擴散到其他領域,上周二市場成交規模擴大到7500億元之后又快速回落,而且8月份陸續公布的經濟數據也給市場情緒進一步降溫,市場重新進入縮量整固階段。萬家基金認為,僅靠風險偏好支撐而無實際增量資金的市場很難形成進一步上攻。
海富通國策導向基金經理施敏佳指出,展望未來市場,短期內A股市場指數大幅波動的可能性較低,且今年市場出現風格轉換的概率也不大。不過,今年以來我國經濟整體表現向好,海外經濟復蘇,出口在人民幣大幅增值的情況下仍然取得了6.9%的增速,總體來看市場不必對月度數字做出過度的負面解讀。與此同時,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對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實行依法關停等一系列舉措,在短時間內會對工業經濟增加值產生一定影響,也會導致高頻數據表現相對不好。
中歐基金則指出,總體而言,A股市場尤其是創業板向下的空間可能已經較為有限,未來大概率是科技成長股熱點不斷、各板塊輪番上漲的行情。在這種情況下,中歐基金建議投資者可以關注與未來市場風格相契合的基金產品。
市場分歧漸現
在指數維持持續窄幅波動的判斷下,市場對于接下來熱點變化的方向卻產生了一定的分歧。
中歐基金聚焦的是創業板。中歐基金指出,雖然創業板指上周有所下跌,但因為市場所擔心的債務危機與創業板問題得到暫時緩和,所以創業板指數調整的幅度有限。而環保限產疊加需求改善,中上游產業環節的利潤率上升,銀行壞賬有所下降,往后一年大概率不會發生大面積的債務危機。同時,在外圍科技股的帶動下,市場對創業板公司股權重復質抵的問題變得不那么敏感,創業板風險偏好或會持續上升。
萬家基金則認為,前期漲幅較小的地產以及基建板塊在9月13日開始逐步抬升,低估值藍籌股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而白酒家電等消費品增速穩健,估值基本合理,如果考慮到明年業績增長明確以及下半年估值切換,當前依舊有布局價值。萬家基金表示,當前市場風格重新審視盈利能力的確定性,宏觀經濟總體韌性較強,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全年增速維持看平的判斷。上游企業盈利助推金融行業的業績改善,而且從估值的角度分析依舊具有配置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