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中國石化(行情 股吧 買賣點)能夠漲起來,是市場將其作為國企改革題材股來炒,而不是什么藍籌股價值回歸。既然市場的投資邏輯沒有變,那么中國石化的行情就會繼續受到原有格局的制約,適度反彈可以,持續走強目前還不具備條件。
中國石化作為證券市場上的權重股,又是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公司,其一舉一動自然備受關注。2月中旬,它公布了對零售業務進行改革,實行混合所有制,向社會轉讓不超過30%股份的議案,引起了轟動效應。長期以來,該公司股價表現平淡,但借這個消息卻直奔漲停。從消息開始流傳到現在的近三周,最大漲幅接近22%,這是近年來所少有的。不過,這種強勢格局與市場預期似乎還存在距離,目前公司的市盈率只有7倍多一點,市凈率不過1.1倍,仍然是比較低的。
這幾年來,中國石化股市上的走勢一直不太好,究其原因,一般都認為是其市值比較大,在市場流動性偏緊的情況下,缺乏大資金參與。雖然公司的控股股東曾經多次增持,但還是難以支撐股價。現在,中國石化率先從下游開刀,準備在零售業務中引進民間資本,通過實現混合所有制來提升效益。毫不夸張地說,此舉具有開創性意義,打響了壟斷行業主動向民間資本開放的第一槍,也獲得了市場很高的評價。有人分析,在出讓零售業務股權時,由于存在資產重估的因素,會明顯提高中國石化的資產凈值。另外,引入民資以后,也會提高相關產業的經營效率,有利于改善業績 。正是在這些判斷的推動下,中國石化股價出現了上漲,被稱為“大象起舞”。然而,對于眾多投資者來說,還是覺得這頭大象的舞跳得還不夠,與人們對國資改革前景的預期相比,其表現還有很大的距離。在中國石化股價活躍以后,有人還寄希望能夠推動整個藍籌股板塊,實現市場風格的轉換,而這個愿望顯然就更加難以實現了。
問題出在哪里?其實還是上述過去對中國石化股價帶來壓力的這兩個方面。從資金面來說,現在增量資金入市不多,盤中資金大量集聚流動性更好的中小市值品種上,市場投資偏好也因此更加偏向于成長題材而非藍籌品種。說白了,這次中國石化能夠漲起來,是市場將它當作國企改革題材股來炒,而不是什么藍籌股價值回歸。既然市場的投資邏輯沒有變,那么中國石化的行情就會繼續受到原有格局的制約,適度反彈可以,持續走強暫時還不具備條件。還有,釋放不超過30%的零售業務的股權,并沒有改變實際控制人的地位,在這里民營資金只是起到了一個出資人的角色,能否對其經營產生影響,恐怕現在還難以確定。至于出讓股權會提高公司凈資產,這倒是很實際的。但是相對于中國石化的規模來說,其數量是有限的,不足以對股價產生很大的影響。其實,作為投資者,最應關注的是中國石化的煉油業務,因為在報表上它是虧損的,如果能夠向民資開放,在機制上進行大的改革,能否改變現在的被動局面呢?顯然,如果改革能夠深入到這個層次,那么對中國石化的影響就更為積極了,其股價也會有更好的表現。換言之,也就是說,投資者對改革的預期與改革的實際進程之間,現在還有一定的落差,而正是這個落差,加上市場資金面的約束,令中國石化的股價難以充分表現。
其實,中國石化并非個案,現在投資者對于國企改革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以此來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國企改革也就成為當前市場的重要熱點之一。但是,人們還是要看到,國企改革與任何改革一樣,都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盲目樂觀,試圖不費工夫就能夠從中掘金成功,這是不現實的。另外,在關注國企改革題材的時候,也需要留意資金面的變化,沒有資金面的有效改善,行情的強度將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