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預期修復大戲正逐漸落下帷幕,盡管月線收陽幾成定局,但期間市場多次“有驚無險”的波動,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打壓了資金的參與熱情。在即將到來的9月中,多空因素依然交織錯落,經濟企穩與QE退出預期之間的爭奪還將繼續;據此機構普遍采取觀望態度,淡看9月的情緒波動大戲,并建議從成長為王逐步向成長藍籌均衡轉化。
9月策略未現明確傾向
盡管經歷了8月份的預期修復,但市場還是習慣空頭思維,即便在9月基本面企穩回升的背景下,機構普遍還是不敢高調唱多,反而玩起了模糊市場走向的戲碼。
平安證券指出,目前市場對經濟、政策和資金的分歧巨大。不過,只要不出現極端負面信息的驗證,不確定性的收斂和潛在做多力量的累積將決定市場有驚無險。
具體來看,經濟面雖然數據在好轉,但市場對補庫存的真實性和力度仍然將信將疑;政策面方面,改革措施依然是碎片化出臺,市場仍然在糾結改革的上層設計和最終思路;資金面層面,銀行(行情 專區)間利率企穩,但債券利率上移,季末錢荒的擔憂再度放大。而分歧就是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就是風險所在。市場處在分歧的最高峰也就意味著市場對不確定性的認識,即風險評價處于高位,這正是短期市場上下兩難的根源。從時間節奏上看,經濟企穩和錢荒是否再現的驗證期將在9月,而有關政策的驗證期在10月,這意味著至少在最近的時間段,利好利空都處于暫時無法證實或證偽的階段,因而這種糾結情緒將繼續困擾市場,進而令指數上下擺動。
東吳證券(行情 股吧 買賣點)在肯定經濟企穩的支撐性之后,也指出9月份A股市場面臨三大實質性的不利因素:首先是量化寬松退出對于資金價格的影響;其次是季節因素對于企業層面活期存款的影響;再次是產業資本減持對于投資者信心的影響。因此,9月份A股市場可能更愿意相信風險端的真實,而淡化經濟與政策端的朦朧。東吳證券對9月份A股市場的走勢持謹慎態度,如果外圍以及資金層面對于指數運行的負面效應再度顯現,投資者情緒可能重回謹慎,屆時始于6月底的超跌反彈隨時可能會轉為下跌或者盤整。
挪倉換股還是緊抓成長?
盡管7月數據的企穩反彈為藍籌股提供了彈升契機,但縱觀整個8月份的市場結構,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的頻創歷史新高,還是證實了成長股一邊倒的事實。目前來看,歷史新高附近的創業板正面臨日益激烈的市場分歧,而藍籌股的蠢蠢欲動也逐步走向臺前。
平安證券就旗幟鮮明地強調挪倉才是短期要務。伴隨著經濟、政策和資金等潛在不確定性因素的陸續驗證,市場的風險偏好和收益分布也會出現明顯的變化,并大概率沿兩條主線展開。其一,伴隨經濟數據的企穩回升和政策催化劑的不斷累積,市場風格一定會逐步從成長獨角戲轉向周期和成長混搭。其二,伴隨盈利預期下調壓力和價值外風險的累積,成長股一定有先分化再調整的過程,熱點也會逐步轉移。在此背景下,平安證券建議調整配置,遵循“周期博彈性、成長挪倉位”的原則,一方面,圍繞政策彈性和庫存彈性階段性關注通信、鐵路、地產、汽車(行情 專區)、化工(行情 專區)等領域;另一方面,把握成長股熱點往業績確定性和炒作晚周期聚焦的大方向,關注農業養殖、食品(行情 專區)等高確定性的大眾消費品板塊;并遵循科技熱點由硬到軟的變化繼續關注數據應用主題。
海通證券(行情 股吧 買賣點)則表示,在較好經濟數據和較差流動性的交織下,市場短期將維持震蕩走勢。投資者對流動性、經濟增長的預期變化將決定市場未來的方向,建議密切跟蹤國內貨幣政策及美聯儲政策動向、國內宏觀及微觀經濟數據。鑒于當前市場的趨勢和方向并不明顯,海通證券中期繼續看好轉型方向的成長股,如TMT、環保、醫藥(行情 專區),市場趨勢和風格未見突變的信號,建議繼續持有。
招商證券(行情 股吧 買賣點)也表示,短期資金面雖有央行的護航而保持平穩,但中期內流動性緊平衡的態勢不會改變,這將壓制市場估值的上升;此外,若資金緊張的局勢進一步傳導到實體經濟層面,那么將扼殺當前出現的回暖苗頭,并導致經濟與盈利的再一次下行。因此,在8月市場有所反彈已反映了穩增長的效應之后,不排除市場在QE退出的影響下再度出現調整。結構方面,由于經濟無法發生持續性或大幅度的改善,大盤股和周期股仍有壓力,仍建議持有貼近消費的穩定成長行業,用時間換空間,如醫藥藍籌、大眾消費品、可選消費中的龍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