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投資者錯過了“漂亮50”,如今恰逢“周期股”疾馳而來。上車?還是不上車?這是一個問題……
當下商品期貨市場,“犟鋁”帶頭,工業品原材料價格“跟瘋”,勢頭一個比一個猛——截至8月9日,今年以來銅、鋁、鉛、鋅4種基本金屬價格漲幅驚人,累計漲幅均超過15%。再看黑色金屬,螺紋鋼期貨價格同期分別累計上漲39.73%。另外,受新能源汽車刺激的金屬鈷,今年價格更是上漲超過124%。

8月9日部分工業品期貨價格表現
1、悲觀預期逐漸修復
從6月末至今,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新一輪上漲,由點到面,自輪動上漲到全面開始。這反映到A股市場,則是“煤飛色舞”,風云再起。
以8月9日為例,煤炭板塊整體漲幅接近4%,云煤能源、盤江股份、平煤股份等6只股票漲停;有色金屬板塊漲幅超過2%,4只股票漲停,新股索通發展已錄得連續十七個漲停;鋼鐵板塊整體漲幅接近1.8%,3只股票漲停。
對待周期股,投資者一直是持將信將疑的態度,因為這涉及到宏觀、商品基本面等多種因素,價格漲跌難以判斷。
那么,這一波周期股爆發的背景是什么?
這上漲能不能持續?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認為,上述現象的原因,一是對于二季度經濟回落悲觀預期的修復。3月份數據顯示補庫存周期結束,包括鋼材、電解鋁等庫存持續回升。但是6月份數據則顯示地產投資和新開工超預期,基建投資回落也慢于預期,需求端持穩和經濟超預期堅挺共振,導致工業品情緒修復式反彈。
他提到,在棚改貨幣化扶持下,三四線城市投資超預期增長,疊加消費升級下的汽車、家電等產銷增速反彈,再疊加外需持穩,工業企業利潤保持較高增長,新周期預期刺激資金風險偏好。
2、人造商品牛市?
另外,有業內人士提出,這次周期股的暴漲,也是政策紅利帶動,尤其是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企業資產表修復,政府主導的行業集中度提高,以及對傳統產業如煤炭、鋼鐵和有色從信貸、環保方面進行制約,導致供應收縮還在持續。
具體表現有,電解鋁去產能超預期。原先預計山東魏橋去產能大約150萬噸,但實際違規產能超過260萬噸需要關閉,因此政府主導的行業利潤再平衡導致庫存周期切換相對頻繁,最終產生商品牛市。
還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資金面的因素也在發力,去杠桿力度放緩,物價持穩,貨幣流動性寬松的局面下,資金必然會推升某類資產價格,商品因此接棒樓市成為新的風口。
對于工業品價格上漲的持續性,分析人士稱,關鍵在于需求端。尤其是地產和基建增速回落滯后效應的出現,8月下旬漲勢告一段落是大概率事件,并意味著金九銀十旺季的漲勢可能被提前投資。總體上來看,當前周期并非長周期切換,而是政府主導的的中短周期加速切換帶來的政策牛市,因此后市上方空間反而由于一步到位式上漲而越來越小.
3、上車?還是下車?
那么,這波周期股行情到底是啟動初期,還是快結束了?對此多家機構給出了判斷。
國開證券
考慮到環保趨嚴接棒供給側改革繼續強化供給端緊縮,下半年商品價格還將保持較為活躍的走勢。但PPI維持高位、CPI 低位平衡,表明需求端增長乏力導致商品價格向下游傳導不利。上游產品價格的持續上漲會進一步抑制下游產品生產,再加上部分企業增產,商品價格將在沖高后逐步回落。
而周期股的走勢已充分反映當前的商品價格能夠長期持續的預期,如果商品價格出現階段回落則周期股將難以再創新高。
華鑫證券
隨著一致性看漲預期越來越高,上一報告期周期板塊繼續表現強勢,其中鋁、鋼鐵、稀土等板塊表現尤為突出,但上周五(8月4日)周期股沖高回落放量大跌,這對周期板塊做多熱情有所打擊,也說明資金開始對周期股產生分歧。本周一(8月5日)雖然周期股低開后再次大漲,但明顯跟漲期貨市場表現,后市建議緊密關注相關品種期貨價格走勢。
從基本面上看,除了鋁和稀土供給收縮較大、基本面較強勁外,謹慎追漲其他品種周期股。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