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資金面最緊?很多業內人士居然說,現在是抄底的時候,這是真的嗎?市場利好的信號在哪里呢?
目前為止,短期資金面已經全面寬松,短端資金利率出現了明顯下行, 1天、7天、14天回購利率已經回到了2015年3月之前的水平。
長期資金價格也面臨見頂壓力,國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低于1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持續了3個交易日,而2013年6月“錢荒”期間,也僅僅持續了4個交易日。歷史上看,這種情況往往是是經濟“跳水”的前兆,是降息周期的開始階段。
另一方面,廣譜利率全面飄升,導致企業融資成本增加和地方債置換過程明顯放緩。近期,國務院即將開始第四輪大督查的通知已經悄然下發。文件中已經明確提出,穩妥推進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降低政府債務成本。
聯想到PPI的持續下滑,經濟二次探底,已經近在眼前,經濟下行壓力已經劍拔弩張。能不能經受得住經濟下行的壓力?這一道問題事關萬億元的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和商品市場,容不得半點馬虎。因為一旦總體流動性環境發生重大轉變,市場交易風格也將迎來重大轉折。
面對上述積極信號,抓住當前這個配置機會,已經成為現在債券圈探討的核心話題。5月份,保險機構加大了債券購買力度,且增倉量明顯多于往年同期。
漲聲響起來,債券市場情緒全面升溫
現在,市場對6月資金面過渡的擔憂反而有所下降,認為“坎”要過去的聲音高漲了起來。
昨天,國債期貨高開高走大幅收紅,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明顯下滑。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9漲0.36%,創4月14日以來新高;5年期主力合約TF1709漲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