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國土資源部就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采成功新聞發布會。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協調領導小組副組長李金發表示,天然氣水合物資源潛力巨大。初步預測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量約800億噸油當量。
李金發表示,在南海北部開展天然氣水合物調查工作,目前完成高分辨率多道地震16.7萬千米,鉆探井88口,總體達到普查程度,重點地區達到詳查精度,圈定了兩個千億方級的礦藏,控制資源量分別為1231億立方米和1500億立方米。在南海圈定11個有利遠景區,19個成礦區帶。地質調查局根據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類型及賦存狀態,結合地質條件,初步預測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量約800億噸油當量。美國科學家科溫沃登預測全球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量為2.1×1016立方米,相當于21萬億噸油當量,這一結果已被國際科學界廣泛引用。
安信證券認為,可燃冰的大規模開采仍需假以時日,國土資源部專家預計,2030年以前,我國將使可燃冰得到商業性開發利用,相關受益公司主要有以下幾個領域:
1)海油工程、中海油服、杰瑞股份等油服企業。我國將加大對可燃冰開采技術的資源投入,相關固定資產投資有望提速,油服設備及服務企業有望受益。另外,中國船舶、中國重工主要生產LNG運輸船和海上鉆井平臺的相關企業也將一定程度上受益。
2)如瑞特裝、厚普股份等天然氣產業鏈應用企業。我國當前天然氣自給率低,大量依賴于國外進口。本次可燃冰試采成功提供了一種新的天然氣來源,再疊加近日油氣體制改革方案有望落地,將使天然氣市場進一步市場化,相關設備企業迎來機遇。
3)中集集團。我國首次可燃冰試采成功的平臺“藍鯨一號”是由中集來福士公司研制的,作為母公司,中集集團將受益于此次試驗成功,獲得更多政策及經費支持,對公司業績產生正向影響。
太平洋證券亦指出,我國《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已明確天然氣的主體能源地位,力爭到2020年天然氣消費占比提高到10%,可燃冰的開發將加大天然氣的供給,有望推動我國非常規油氣的開發投資的增長。目前可燃冰開采商業化仍處在研究階段,且由于開采成本高,短期內大規模開發可能性較低,對公司業績影響有限,但考慮到可燃冰儲量豐富,未來有改變全球能源供給的可能性,長期來看相關上市公司或將大幅受益。由于可燃冰主要分布在海底,未來海上油氣鉆采設備及服務廠商有望首先受益,推薦石化機械、海油工程、杰瑞股份、紐威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