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二季度:水產飼料猶如定海神針,銷量增長穩定但毛/凈利率提升明顯。盡管由于行業景氣等原因導致公司畜禽料4-5 月增速下滑,但水產料仍是公司二季度業績增長的“定海神針”:整體看由于魚價在13-16 年持續低迷,供給量逐步下降,去年三季度洪水又將大量塘養魚沖走導致今年春季供給嚴重不足,此外,16 年底-17 年初的暖冬和17 年海洋禁捕期延長1-2 個月,對淡水魚價均產生積極的影響。魚飼料的投喂量是根據魚塘內魚體重1-4%來確定的,因此水產飼料銷售有兩個基本變量:1)魚價,魚價高,農戶加大飼料投放量以加快魚的生長,提升出塘速度,2)存塘魚的總重量。因此,近期魚、蝦走高,加上華中、華東立體養殖的加速普及對水產飼料銷售也是正面拉動,但目前塘里的家魚多半為小魚,體重有限,故我們認為二季度水產飼料銷量增速預計穩定在22-28%之間。然而,華中、華東地區膨化料和特種水產料銷量增速均超過30-35%。膨化、特種料單噸盈利250-500 元,而普通水產料單噸盈利為120-180 元,畜禽料單噸盈利僅有40-100 元,因此公司毛利率/凈利率在2 季度會有顯著的提升。
展望三季度:畜禽有望走出低谷,水產料或量利齊升。公司認為整體生豬存欄還是會呈現趨勢性向上增長的態勢,同時加大力度在華北地區銷售以及東北地區與本地小廠開展合作模式,后期豬料銷量增速回升是大概率事件;禽料方面,預計三季度家禽養殖可能走出低谷,更重要的是,禽料由于本次洗牌后市場格局更好,單噸利潤會有提升;水產料方面,魚價利好仍存,體重增加導致投喂量將顯著改善。5 月末開始,魚蝦大量上市,價格或將回落,但養殖戶仍將持續高盈利時代:以草魚為例,目前價格8-8.5 元/斤,成本只有4.5-5元/斤,就算價格跌至6.5 元/斤,仍然有很好的盈利,所以價格對水產飼料的正面效應將會持續;其次,三季度存塘魚體重增加,對飼料銷售形成正貢獻(16 年同期基數也較低)。
而高端的膨化料、特種量銷量有望維持高增長,公司也積極在四川、貴州等地布局新產能,多點開花開動水產料量利齊升。
服務營銷向縱深發展,魚苗、潔水劑是飼料銷售的好抓手。公司在業內率先推廣服務營銷概念,但如今同行都開始做服務,公司正積極嘗試服務從廣度轉向縱向深入的變化。之前走服務的廣度,下設各種服務站。后來發現口碑效應很重要,很多散戶會跟隨大戶,所以這些年開始重點針對三戶,粉絲戶、重點戶、潛力戶、示范戶,重點意味著增加服務深度增加(根據水域面積、使用海大飼料的總量和持續性等)。讓他們去帶動其他養殖戶的跟隨。此外,公司還找到了1 個契機和2 個著眼點:契機在于,由于魚價高企,華中地區養殖密度增長非常快,以前畝產2000-3000 斤,現在采用立體養殖模式可以翻一倍。立體養殖對技術要求高,需要“投好苗、用好料、控環境(潔水)”,使得近些年公司在飼料研發、苗種選育和潔水制劑的品質提升所做的努力在今年魚價走高的時候得到了最大的彈性體現:1)魚苗當捆綁銷售,刺激飼料銷售。公司目前的鳊魚苗、鯽魚苗在抗病能力、生長速度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現,由于技術流程復雜等原因,公司短期并不打算將魚苗做成一個產業,而是作為幫助飼料銷售的輔助產品,目前捆綁銷售的產品賣脫銷。蝦苗則根據不同區域的不同養殖模式,開發了不同的差異化產品,在浙江、東華北表現特別好,在華南表現也優于市場。對蝦去年養殖規模萎縮,價格下跌,但公司銷售增速15%接近,17 年1-5月銷量增長也有15%左右;2)節水制劑和其他動保產品增速明顯,年初至今有40-50%增長肯定,毛利55%-60%以上,接近30%凈利率。去年上述產品銷售利潤4500-5000 萬元,今年有望突破7500-8000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