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A股綠盤報收,下跌的個股也不少,成交量依然維持低位。數據顯示,經過連續下跌后,A股估值已回到歷史低位區域。這也意味著,只要條件出現,市場震蕩反彈的概率越來越大。
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數據顯示,目前滬市平均市盈率只有16.33倍,而深市主板平均市盈率只有24.38倍,中小板和創業板市盈率則分別為40.71倍和51.28倍。
藍籌股整體估值不高
中金公司分析師王漢鋒表示,從目前數據看,A股市場估值已回落至歷史均值偏低水平。該分析師指出,A股約有一半的個股相對過去兩年的股價高點跌幅在50%或以上,從估值上看藍籌整體估值不高。滬深300的12個月前向市盈率為11倍左右,低于2005年以來13.2倍的均值水平,僅高于2013年流動性緊張和2014年中市場開始啟動前期。其中非金融16倍左右,已接近2005年以來的均值16.1倍的水平。
在持續下跌之后,中小市值公司估值已經明顯下降。近期跌幅更深的創業板指當前點位對應2016年市盈率不足41倍,如果剔除溫氏股份,估值水平可能在40倍之下。“如果假設創業板今年盈利增長20%,那么2017年的市盈率約為31倍。”王漢峰表示。
長線可考慮增加配置力度
雖然短期能否確立反彈趨勢還需看是否有更為積極的信號顯現,但從中長期的角度,在前期連續下跌過后更多企業正在顯現價值,長線投資者已可考慮增加配置力度。
“二季度以后市場走弱,對于未來的市場反彈,大家都喜歡用‘等待’二字。”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杰認為。市場整體還是處在“等待”狀態,跌不動也漲不起來。
等待什么?
等待1
宏觀經濟數據
廣發證券分析師陳杰認為,市場在等待宏觀經濟數據,“在今年一季度股市表現較強的時候,當時大家的共識是:二季度的股市表現要看經濟數據的驗證,如果‘經濟數據強’那對股市有利,如果‘經濟數據弱’那對股市相對不利。”陳杰指出。不過,陳杰認為,雖然經濟數據暫時出現偏弱,投資者也不用過于擔心。如果接下來經濟數據超預期回落,一方面使傳統產業真正去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另一方面不排除監管層再出臺 “穩增長”措施。
等待2
監管“鞋子落地”
今年4月份以來,金融監管全面加強,而且當前市場各種傳聞不斷。因此,市場也在等待監管政策“靴子落地”或者方式的調整。央行強調金融監管協調,提前續作MLF。這些安撫舉措緩和市場情緒,緩解市場流動性壓力,股指也隨即出現反彈。
陳杰分析指出,根據銀監會的要求,目前正處于商業銀行“自查”階段,在6月12日商業銀行“自查”結束之后,還有一個“督查”階段,“督查”結束之后是“整改”,而相應的細則應該就會在從“督查”到“整改”過渡的階段出臺,這才能算是真正的“靴子落地”,屆時應該能有效緩解市場對“去杠桿”的恐懼心理。
等待3
巨無霸抱團分化
“如果行情不好,機構就會涌向白馬股抱團取暖。”一位券商投資顧問對記者表示。白馬股巨無霸抱團取暖或股價分化有可能是新的信號。
根據最新的一季報,這些巨無霸白馬股也是各類機構云集的個股,其中,格力電器一季度末持股機構數量達到443家,貴州茅臺有401家,中國平安366家,五糧液300家,美的集團254家。數據顯示,A股歷史上,有四次比較明顯的機構“抱團取暖”情況,過去三次“抱團”大家抱的是“高成長性”,三次“抱團”瓦解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對這些板塊高成長性的預期被打破。廣發證券分析師陳杰認為,當前的機構“抱團”對象是高穩定性白馬股,抱團分化可能來自于宏觀經濟環境和監管政策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