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通用航空業起步較晚,直到近兩年方有所升溫。因此,通用航空機場數量有限,服務保障體系尚不完善,已難以滿足通用航空快速發展的需求。近年來,有關通用航空的利好政策持續不斷,低空空域改革不斷深入,民間資本熱情高漲。種種跡象表明,我國通用航空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行業爆發在即。不過,在起飛之前,還需盡快完善通用航空服務保障體系,才更有利于加快行業發展。
針對通用航空機場,我國已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建立通航機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便指出,到2020年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相比較而言,我國對于通航服務保障體系關注度較少。
通用航空服務保障體系涉及內容眾多,主要包括固定運營基地、飛行服務站、維修站等。固定運營基地英文簡稱為FBO,是為通用航空服務的產業,如候機樓、停機服務、加油等;飛行服務站英文簡稱為FSS,主要負擔氣象服務、飛行計劃服務、飛行支援等;維修站英文簡稱為MRO,旨在提供檢測、修理、定期檢修、翻修和改裝工作。
這里重點介紹下通航飛行服務站。
從服務范圍來看,通航飛行服務站限定于報告空域和部分監視空域內,幫助提高低空空域運行管理和服務效率。
從服務內容來看,通航飛行服務站重點提供氣象服務、飛行情報服務、飛行計劃報備、飛行支援和其他幫助等,必要時向空管部門通告起飛和降落時刻。
從服務流程來看,通航飛行服務站有飛行前服務、飛行中服務和飛行后服務。飛行前服務包括飛行前講解、飛行計劃報備等,飛行中服務包括飛行中講解、飛行情報服務等,飛行后服務包括飛行員報告、飛行計劃完成等。
由此可見,通航飛行服務站的重要性。我國要大力發展通用航空,推動通航飛行服務站建設必可不少,未來要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并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飛行服務站。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通航飛行服務站是保障航空器安全、有序、高效地執行飛行任務的必要支撐,推動其建設發展將加大促進通航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