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5月8日召開,今后五年上海將以制度創新為核心,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他透露,上海將以國資管理創新帶動國企改革發展,深化國企分類改革,推動市場競爭類國有企業整體上市,走公眾公司為主的混合所有制發展路徑。
5月8日,上海國資概念股頻頻異動,板塊整體逆市上漲0.32%,在可交易的64只概念股中,有43只概念股當日表現跑贏上證指數(下跌0.79%),占比67.19%。其中,上海電氣(8.07 -9.02%,買入)(3.48 -2.25%)、上海鳳凰(26.22 -5.48%,買入)2只個股大漲逾5%,分別達到5.34%、5.12%,另外,開創國際(18.58 -2.36%,買入)、數據港(57.01 +5.95%,買入)、嘉寶集團(18.40 -3.56%,買入)、上港集團(5.92 -0.84%,買入)、龍頭股份(12.37 -2.29%,買入)、綠地控股(7.43 -0.93%,買入)和氯堿化工(10.51 -2.50%,買入)等個股漲幅也均在1%以上。
資金流向方面,周一板塊內共有27只概念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累計吸金4.86億元。其中,華域汽車(18.56 -2.11%,買入)大單資金凈流入居首,達到10189.34萬元,隧道股份(10.26 -0.87%,買入)緊隨其后,大單資金凈流入也達7341.94萬元,而上港集團(7318.89萬元)、上汽集團(27.12 -3.42%,買入)(6651.37萬元)、上海機場(35.15 -3.78%,買入)(5681.24萬元)、上海醫藥(23.51 -2.45%,買入)(20.75 -0.72%)(5272.01萬元)和陸家嘴(23.01 +0.39%,買入)(2465.06萬元)等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也均在2000萬元以上。
對于本周一上海國資概念板塊的異動表現,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上海國資國企改革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近幾年改革成效顯著。其中,2016年上海地方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1萬億元、利潤總額3058億元,均排名全國省市和計劃單列市之首。2017年,地方國企改革,首要還是盯住上海,現在依舊是布局良機。建議關注標的:華建集團(25.60 +5.57%,買入)、百聯股份(15.89 -1.85%,買入)、華虹計通(13.99 +1.75%,買入)、隧道股份、上海醫藥、光明乳業(12.28 -2.00%,買入)等。
值得注意的是,《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59.20 -0.45%,買入)數據統計顯示,在上海國資概念股中,今年一季度,證金與匯金現身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個股有36只,累計持股數量為30.45億股,持股市值為375.25億元。其中,上港集團、上海電氣、上汽集團、上海建工(4.56 +0.66%,買入)、申能股份(6.02 +0.67%,買入)、東方明珠(21.13 +0.09%,買入)等6只個股“國家隊”今年一季度持股數量均超億股,分別為77175.17萬股、46106.08萬股、32354.67萬股、24981.67萬股、21909.83萬股和16914.63萬股。另外,華域汽車、上海機場、上海醫藥、綠地控股、張江高科(16.79 +3.64%,買入)、陸家嘴、光明乳業、中華企業(6.71 +1.05%,買入)、飛樂音響(8.31 +1.47%,買入)、新華傳媒(7.66 +1.19%,買入)、上海貝嶺(11.07 -0.45%,買入)、上海機電(20.25 -1.75%,買入)、上海家化(28.53 +0.85%,買入)、上實發展(7.55 +0.13%,買入)、城投控股(10.91 -0.55%,買入)、百聯股份等個股證金以及匯金等“國家隊”代表在一季度持股數量也均超2000萬股,上述個股絕大多數是績優藍籌股。
A股市場在連續下跌后,目前指數回落至前期箱底平臺位置,預計本周很有希望就此做底,目前已存在較大投資機會,反彈隨時可能展開。在此背景下,近期的調整則為主力資金提供了布局良機,投資者可密切關注“國家隊”重點布局的上海國資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