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伴隨A股震蕩走弱,不少上市公司大股東大手筆增持。據Wind資訊不完全統計,4月以來,滬深兩市有30多家上市公司公布增持計劃,涉及的增持方包括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大股東等。如果計算董監高等的增持,則規模更大。財匯大數據終端的資料顯示,4月以來,大股東、董監高實施相關增持計劃的上市公司達50多家。今年以來,A股共有374家上市公司獲得重要股東凈增持,累計凈買入股數合計30.16億股,增持參考市值為324.38億元。其中,增持金額超1億元的有70家公司,占比達18.7%;獲得10億元級別增持的有7家公司。
上市公司公告顯示,大股東的增持理由以“基于目前公司股價的異常波動,以及對公司未來持續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同時為提升投資者信心、穩定公司股價、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為主,顯示在持續震蕩弱市之下,大股東通過增持表明護盤態度。
震蕩弱市之中,火線增持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自救的一種方式,股權質押比例高企的大股東更是如此。據不完全統計,4月以來披露增持計劃的大股東中,有不少存在股權質押比例高企的問題。在可得股權質押數據的案例中,增持股東背后的平均質押率高達46.57%,80%以上的質押率也頻繁出現,更有部分股東的質押率達到或接近100%。
以愛建集團為例,公司4月18日發布公告稱,第二大股東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計劃以自有資金于公告披露之日起12個月內增持不低于3%愛建集團股份。其時,均瑤集團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為10181.9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7.08%。公司一季報顯示,均瑤集團持股已全部質押。
再以鵬起科技(行情600614,買入)為例,公司4月20日發布公告稱,股東宋雪云及一致行動人張朋起、深圳市前海朋杰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北京申子和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計劃于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內以4億元-4.7億元資金增持鵬起科技股份。公司一季報顯示,上述股東的持股絕大多數都處于質押狀態,整體質押比例高達99.30%。
此外,在近期的大股東增持案例中,杠桿工具被頻繁使用,交易所也通過問詢等方式關注利用杠桿增持的問題。市場人士認為,大股東高比例質押股權,說明部分股東存在不小的資金壓力,增持計劃能否順利實施存在疑問。在增持自救的過程中,杠桿工具的使用為所持股份埋下了風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