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年報公布期,投資者對于年報的研究往往一知半解,所以有必要提前做些功課。如果僅僅看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等簡單指標,會很容易走入一個又一個的誤區,如何將年報數據去偽存真,找出上市公司經營的最核心問題,成為了大多數投資者希望掌握的技能。
那么專家又是如何研究上市公司年報的呢,投資者不妨借鑒一下。一位基金經理總結了一些研讀年報的技巧,指出從專業視角分析一份上市公司年報主要看五大指標:
一是收入增長。對于收入增長并不能單純地看其數字變化,而要將其進行分解,借助公司近期的信息公告判斷其增長成分中“價與量”的關系。比如生產規模的增長,擴張多取決于“量”的增長;如果在生產規模不變的情況下,其中的收入增長則更多來源于“價”的增長。同時,還可以借鑒同行業價值的標準指數去觀察過去一年的變化,進行同比和環比的比較,從而印證企業價值的增長質量。
二是毛利率。原材料、人工成本、折舊等成本項目的上漲,都會對毛利率產生向下的拖累,這就要對公司是否正確地運用價值杠桿進行判斷。如果正確運用,則相關的毛利率下降趨勢屬于合理預期;相反,則要考慮上市公司成本管理效力是否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