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凡,1973年生,上海人,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碩士、復旦大學心理學碩士。
他給自己取名叫簡凡。人們說他傳授的股市制勝秘笈是簡而不凡。
他是上海灘上的一位才子,曾親歷華爾街,在這座世界著名的金融證券"圣殿"接受過近一年的"洗禮",并得到這里許多精英高手的"真傳"。
他1996年入市,曾任某機構的主操盤手,參與運作了中國股市數只具有翻番行情的大黑馬股,因其手法兇悍,業內人送他一個綽號:"股市眼鏡蛇"。
1華爾街學到新東西
8年前,年僅26歲的簡凡遠涉重洋不遠萬里到華爾街拜師學藝。
他原是上海財經大學的高才生,是個雙料的碩士生。大學畢業后他被一家大銀行"搶"去,原本有一份安定不錯的工作。但他因對股票有著極濃的興趣,最終步入證券業。為了培養他,當時他所在的國泰君安把他送往深圳進行一年的專業培訓。他成了當時證券特訓班68位同學中最拔尖的一位"快槍手",被某大機構相中,當上了令人羨慕的操盤手。不久,他遇到一個極好的機會,應美國一家投資管理公司的邀請,他來到了令世人神往的華爾街學習操盤技藝。
他珍惜每分每秒,在世界最先進最前衛的炒股"前沿陣地",如饑似渴地學習一流的操盤經驗。到華爾街學習一個月之后,他開始第一次模擬炒美盤。當天,他憑著在國內學習掌握的嫻熟技藝,買進了一只他看好的股票。他眼力不錯,第二天這只股就開始大漲,第三天一開盤又繼續漲,但就在尾盤,簡凡看到他應用的KDJ等短線指標出現了"死叉",便毫不猶豫地拋出了它,獲利了結。可沒想到,次日,這只股在放量創新低的情況下,只僅僅略微下探后,又開始發起了強勁攻勢。
他有點看不懂了。他去請教一位有經驗的專業經濟師。
"為什么KDJ都死叉了,股票還往上漲呢?"
"NO,NO,NO!"那位經濟師搖著頭:"這些短線指標在美國早已沒人用了。"
"你懂得成交量嗎?"他反問簡凡。
"我知道。"
"成交量代表的是什么呢?"
"是資金。"
"OK。"經濟師點頭微笑,"那么,股票市場的趨勢又是由什么決定的呢?"
"是由資金來決定的。"簡凡回答說。
"既然趨勢是由資金來決定的,你為什么不去關注成交量的變化,而只盯著那些人為地設定的技術指標呢?"
簡凡介紹道:"在國內幾乎所有的買賣依據,都是按照技術指標的超買或超賣來決定交易的。而在國內也很少看到有一本書和系統的理論來闡述成交量對操作的重要性。"
導師聽后笑對簡凡:"難道沒有輔導類的書籍,你就不會做股票啦?"
簡凡一時語塞。
"作為一個專業投資者,只有明白趨勢由什么決定的,明白影響市場發生變化的本質是什么,你才能在萬變的市場中頭腦清醒,立于不敗之地。操作的功夫可不能只限于表面的技術指標的追求上啊!"
導師一番語重心長的話語,叩擊著簡凡的心。這是兩種投資理念和兩種操作思路的撞擊!
接下來的日子,簡凡在導師的指導下,繼續模擬美盤操作,簡凡操盤功力大大提高。
2000年的春節前夕,當他要告別華爾街時,他的恩師把自己寫滿了心得的《道氏理論》送給他。并在書的扉頁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永遠記住:資金決定成交量,成交量決定趨勢,趨勢決定漲跌,趨勢決定投資者的命運,而僅僅按技術指標去運作股票,你將與盈利說再見!"
此后數年,簡凡正是傳承了華爾街導師的理念,緊緊抓住影響股價漲跌的趨勢和成交量這一核心,創建出了一套既簡單又實用的實戰法則,尤其是他在司空見慣的"量"中,他發現了其中的"寶藏",找到了一個能穩獲100%利潤的"制勝法門",在國內第一個提出了"立樁量"概念,擊破了市場中"天量就逃"的陳規謬論。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