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已經成為我判斷大市走向的先行指標,以前的延時行情系統已越來越不解渴了!”老周形象地打了個比方。雖然還未開始炒港股,但最近老周橫下心,花2000元買了個能看港股即時行情的賬號。而像他這樣在港股和A股聯動中套利的投資者正越來越多。
套利術流行
老周最得意的是投資G株冶的戰績。3月31日,湖南有色在香港掛牌上市,首日漲幅高達73%。“我當時看到,與湖南有色同系的A股G株冶雖有所反應,但漲幅還不大,便重倉介入!”在他以4.3元買入后,G株冶一路走高,最高到11.01元,漲幅高達156%。他又介紹,湖南有色在香港是5月11日見頂,國企股也是從那時開始回調,他感覺到這種趨勢后,便在5月16日拋出G株冶,“現在看來,是逃了個大頂!G株冶正是在5月15號之后開始調整的。”說出這話時,他激動的心情仍未平靜。 據老周介紹,現在港股和A股的聯動越來越緊密,經常是港股跌了,A股相關股份緊接著就跌,“有時落后一兩天反應,有時盤中就有及時反應,所以看延時行情已經不管用了!”
H股成“春江鴨”
A股和港股的聯動實際上也不限于個股層面。不少投資者更把港股,特別是H股當作A股走向的風向標。
“從去年開始,H股對于A股正形成越來越強的牽引作用。”
中銀國際董事總經理駱志恒向記者介紹。數據顯示,恒生國企指數去年10月28日出現階段性低點后走入上升通道,并于今年5月11日見頂后回落,而A股則于去年12月初逐步走強,至6月2日見階段性高點。兩者呈現較為一致的走向,而H股走勢大致先于A股走勢。
某券商深圳深南中路營業部客戶陳先生向記者說,他同時在投資A股和港股,“5月下旬以來,看到港股回調,感覺A股漲幅就乏力了,不過當時對于A股行情信心很足,所以沒有出來,現在看來,這種先行指標作用還是應驗了!”他話語間也略顯一絲后悔。
有香港分析員介紹,港股對A股之所以具有風向標效應,主要在于港股面向國際市場開放,與美國股市聯動非常密切,一般先于A股感受到國際上的潮流變動。
從國際資金涌入新興市場來看,看好中國概念的國際資金首先向容易進入的港股出擊,隨后才會通過QFII等途徑在A股反映。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