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同樣是大舍者才能大得。舍去的可能是資產注入而產生的十倍暴利,可能是新產品成功而一飛沖天的科技牛股,可能是商品大牛市造就的有色金屬飆升神話。但更可能是概念炒作破裂的連續跌停,競爭失敗而墜入深淵的科技新貴,判斷價格周期失誤而股價腰斬的巨大風險。股市千變萬化使投資者每天面對無數的暴利誘惑,大部分人眼中只有暴利,抓住所有獲利機會是多數人的愿望。正因為如此,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情形屢見不鮮。
股票投資機會貴精不貴多,我們不需要也不可能抓住每一次機會,一生把握幾次確定性高的大機會就足以使我們獲得改變人生的財富。做一個簡單的算術,若投資者起始資本為十萬元,抓住八次翻三倍的機會,獲利將會是六億五千萬;如果五次翻五倍,最后的獲利是三億一千萬;若能找到三支tenbagger就能成為億萬富翁。當然前提是期間堅持長期持股,沒有因為追逐階段性熱點而產生虧損。學會放棄,專注于確定性最高、最有把握的好機會,才能實現長期利潤最大化,才會是最后的贏家。
巴菲特用個“打卡機”來比喻這種投資方式:假設人的一生只能投資20家公司,好比是在一張卡上只能打20個洞,只有用20次的機會。我們每次打洞的時候就會格外小心,確定性不高的機會全部放棄,每打一次卡就代表著一次大的成功。巴菲特還有另一個比喻,他用棒球擊球手的擊球過程來說明:美國一位很著名的棒球擊球手曾將擊球區域分為77塊小格子,每塊小格子只有棒球那樣大。當球落在“最佳”的方格里,揮棒擊球,這將獲得好成績,而當球落到差的小格子時揮棒擊球,即使是最好的擊球手,也只能擊出一般的成績。
懂得放棄是一種美德,放棄需要堅強的毅力、成大事的魄力和強大的自我控制能力。今年以來,許多價值投資者跑輸于大盤,垃圾股、概念股、題材股漲上了天,而持有茅臺、張裕這些真正優質的股票則獲利甚微。但如一位網友所言:“真正值得尊敬的是這些人,因為他們才是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我沒有因為一直持有茅臺而懊惱,因為我清楚有舍才有得的道理,只有堅持原則、懂得放棄的人才會是最后的勝利者。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