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著述將止損放置在很重要的位置,我并不反對。但是我要強調的是止損也是一把很傷身的刀!你想,天下有幾人若關公,剔骨剜肉而談笑自如的?
大凡剛進股市之人是不知道什么叫止損的,他們往往買入股票后就堅決持有,希望好運一路伴隨。及至遇到挫折,又遇旁人指點方才知道世界上原來還有一種技巧叫止損,說難聽點就叫“割肉”,委實又辛酸又無奈,但是要明白這點也非要個一年半載以后。但是真的知道了及時止損卻又往往是災難的開始。止損這把剔骨小刀的功效在其后的三四年間就被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因為有了這把刀,于是今天買明天賣,高去追,低去殺,偶有宰獲也很快在一次一次的止損中喪失殆盡。一刀一刀,血肉橫飛之后是一顆顆漸進凄涼的心。于是聰明的及早離開股市,不屈的還咬牙堅持。這些咬牙堅持的一小部分終于得道成精(別說成仙了,成精已經不錯了),更有許多也終于將投資演變成了賭博,什么叫賭博---十賭九輸,還有一個是運氣之謂也!
其實頻繁的止損最大的弊端有幾點:1.習慣成自然的形成短線進出習慣,不分形勢的使用。2.忽略整體局勢,無分牛熊。3.出手之前自恃有止損之刀的保護而欠缺必要的事前考慮,也許很多買賣只緣起一分鐘的好惡。我想,我說的以上幾點只要是散戶堆里跌打滾爬的兄弟一定是心有同感。
然而當資金越滾越大,找你理財的人越來越多才發現以前用的好好的那把刀怎么開始不順手了?原來因為心的變化使你已經無法隨時舉起那把越來越重的剔骨刀。當以前一刀割下的只是幾百元的毛毛雨,如今卻要面對一刀下去不見了幾萬甚至上百萬的時候終于真正的躊躇起來。雖然比例還是那個比例,尤其即使你想割也無法割的順暢起來的時候。
當許多的人高唱止損是投資第一要決的時候,我們卻在深思:究竟策略思路重要還是紀律重要?事情總要有一個先后,誰都會發生意料不到的錯誤,但是如何盡可能少的發生錯誤,也就是說盡可能少的用到止損這把刀?當然了,該出手時就出手,關鍵時刻猶豫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的思考結果是:
1.首先對局勢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作出結論之前必須針對現象反復思考提出幾點客觀依據。何謂客觀,就是說要經受的住各方詰問,從而確保大方向正確。
2.根據形勢判斷制定資金分配細則,比如我自己制定的熊市二八原則,平衡市三七原則就是其中之一。所謂二八就是一旦判定局勢整體為熊市則可供操作資金只能占據總資金的20%,不得越界。起初的時候自己并不習慣,往往要先把錢劃入銀行才能控制,后來即使錢在帳上也能自覺遵守。這點我是從做企業的朋友那里學過來的,一個企業要發展的好必須要有健全的制度,在這個制度面前必須人人遵守。比如財務核準以及董事會表決制度等。好的制度是穩定發展的前提。而我制定的準則目的就是化解不可預測的投機風險,因為大家知道熊市不言底,大多數股票的趨勢是向下的,我們不是先知,無法保證自己在大多數股票向下的情況下判斷正確,而一旦出錯可能就是全軍覆沒,所以必須以制度來約束自己,防止自己犯錯。
3.單個股票投資不得超過總資金的30%,一般情況下不得超越15%。因為一連串的勝利而忘乎所以,最后導致失敗的例子舉不勝舉。
4.若形勢判斷好轉,個股開始重倉操作,此時要注意的一點是:出擊之前必須再三考慮!對于要介入的股票深入了解,從基本面到技術面,盡可能避免用到止損。而重倉操作只能在牛市展開,這點是我個人無論如何也遵守的準則。我沒有巴非特的天才,也沒有索羅司的敏銳,更沒有彼得.林奇的智慧,我只是普普通通一個人生過客,我只能取走命里注定的財富。所以我等待,我耐心,我等屬于自己的驚艷一槍。這一槍也許時隔多年,但是我無悔,誰讓我才氣不足呢?!若你考慮再三還為了0.1元的回落止損,也許止損的時機很好,但從一方面也反映了你動手的倉促,思考的欠缺全面。長期以往,危險大于機遇!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