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最怕什么?上市公司造假。年報就是上市公司的一張臉,股民可據此分析所投資的股票是否安全,能否增值。而對于絕大多數非財務專業出身的股民來說,從何開始學讀財報成為首先要攻破的難題。
對此,CBN記者請來財務報表分析專家——現任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的劉姝威,她曾因質疑藍田公司財報存在重大虛假信息進而震撼了整個中國資本市場。
由大及小 先看行業再看企業
“讀財報看似高深復雜,但對于廣大抱有‘理財’心態,而非‘投機’心態的普通股民來說,掌握一些基本方法,便可以保證投資穩賺不賠。”劉姝威向CBN記者推薦自己新出的一本專門服務于普通投資者的財務入門書《劉姝威教你讀財報》。
總結自己多年分析上市企業財報的經驗,劉姝威歸納出一套適用于普通股民的財報分析法。
分析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發展狀況和前景,判斷行業將發生的變化及其對上市公司的影響,被劉姝威排在財報分析的第一步。
“比如,什么樣的家電行業上市公司會被淘汰出局?根據對家電行業的分析,不具備核心技術的領先優勢和市場狹小的企業將被淘汰出局。”舉例在經濟危機下我國空調行業整體呈現負增長,卻仍實現凈利潤增長的格力電器、青島海爾等名列前茅的家電行業上市公司時,劉姝威表示。
劉姝威告訴CBN記者,第二步是投資者要學會辨別系統性風險或非系統性風險,即上市公司出現的問題是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還是上市公司自身存在的問題。
“比如金融風暴下化工行業在全球范圍內都出現了系統性風險,該風險在短期內不會消失。因此看化工企業的話,看它有沒有為做出改變而做好準備,這是一個關鍵。”劉姝威表示。
由縱到橫 同行比較是關鍵
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進行比較,被劉姝威列為投資者讀財報的第三步。
劉姝威介紹到,在同一行業中,無論是龍頭企業還是落后企業,它們的財務數據和財務指標都不會明顯地偏離同一平均值。如果發生偏離,投資者必須分析其原因,通過比較同業企業財務指標、主營產品結構、經營策略等,判斷不同企業的盈利和發展空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