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羊在河邊喝水,水很清,也很深。羊群很擠,相互摩擦著。一只老羊在喝水時,不慎掉進了河中,一下子就被河水沖遠了。本來其它的羊應該馬上退避,逃之夭夭。可是,悲劇發生了:它們都認為老羊是在引導它們,于是紛紛躍入河中,被湍急的河水淹沒。 羊的失誤在于失去了自己的判斷,盲目跟從。或許很多人會對此嗤之以鼻,人類的智慧當然遠遠高于羊了。可是在投資領域中,"羊群效應"也很容易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
回想大牛市時,剛發行的基金動輒被蜂擁搶購,投資者的熱情超乎想象;而今市場大跌,"一基難求"的勝境不再。投資者的熱情迅速降溫,或坐立不安,或倉皇逃離,或盲目抄底。而結果呢?我們卻在"跟風"中迷失了自己的投資方向。市場上熱烈的追漲殺跌氣氛加重了我們或亢奮或沮喪的情緒,而這種情緒反過來又放大了整個市場的波動,使我們在不自覺中變成為了制造"瘋狂"的"羊"。 資本市場的風云變幻,其實也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風險教育課。
我們太容易被"市場先生"利用,而變得盲目、沖動。在興奮抄底、恐慌割肉的背后,是時候該停下來冷靜思考,是什么左右了我們的投資?否則,稀里糊涂賺來的錢最終也會稀里糊涂地輸掉。
在投資市場上,如果不想成為一只被"羊群"左右的"羊",那么必須對自己的投資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有明確的認識。在投資前認真規劃,在投資后不盲從,不輕易放棄目標。我們買基金不能是因為別人都在買而買,而要看是否適合自己;在市場波動的過程中,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同在市場中肆虐的極易傳染的情緒隔絕開來,不被市場的變化所左右;行情陷入低谷,也不能看見別人贖回了就跟著恐慌,忘記了自己當初的投資目標,如果是為了幾十年后的養老金,那么現在不正是積攢"便宜貨"的好時機嗎? 機會往往就是在大多數人絕望的時候悄然來臨,因此,保持"以我為主"的投資觀念雖然孤獨,但并不可怕。格雷厄姆認為,16倍市盈率是劃分投資和投機的一個重要標準。雖然此標準不是唯一的,卻是必要的。據萬德數據顯示,截至10月17日,滬深300市盈率不到15倍,相信在目前的市場形勢下,對待市場波動的正確態度將是考驗我們成功投資的試金石。 "思而不學則殆",在保持獨立思考的同時,如果能夠積極吸取前輩們已總結,并久經市場考驗的經驗,會讓我們的投資收益更上一層樓。
例如投資經典著作《漫步華爾街》中就提供了很多對投資大有裨益的原則:
1、歷史證明風險與收益總是結伴而行
2、投資普通股和債券的風險取決于投資持有期限。持有期限越長,風險越低。
3、定期定額投資法是一種降低投資風險的有用方法。
4、必須分清楚,自己對待風險的態度和承受風險的能力是不同的。
悲觀者投機現在,樂觀者投資未來。面對從6000點的高速下落,許多投資者都會感到迷茫和挫敗。然而,挫折從來都是財富,只要我們善于總結。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