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體系是一種可以具象化的理念,或者說是交易思維的物化,用來形成自己熟練掌握的交易準則或者習慣。一個精心打造的交易系統,好比自己駕駛多年的座駕,你會對車況了如指掌,也可以操控自如,只要車子精心保養,就可以駕駛它自由馳騁。
可以這么講,交易系統是一個交易員的心血結晶,它體現了交易員的交易哲學。所以交易體系不具有普適性,也就是說一個交易系統只有在它的創造者手中才能發揮出最大效果。所以只有打造出自己的交易系統才能走上穩定盈利的道路。
交易體系構建過程:理性的自我分析——構建交易體系框架——檢驗和完善交易體系;
一、理性的自我分析
為什么把理性的自我分析放在第一位,是因為只有清晰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理性認識自己擅長的領域,這種前提下構建形成的交易體系才可能長期的堅持下去。如果交易體系不符合自己的性格特征,那么不斷的情緒沖擊、信心的反復受挫最終會導致自己對交易體系的質疑直至放棄。
打個比方,假設一個交易系統每天的波動率水平是5%以上,資金最大的回撤是30%,但年盈利預期是100%;當整個市場震蕩向上,看著漲停板一堆股票,而自己的投資組合卻浮虧20%,這時候你和可能會陷入迷茫,考慮放棄這套系統了,下定決心將股票扔掉之后,拋掉的票迅速逆轉拉升絕塵而去。。。
適合自己的交易體系,一定是讓自己很“舒適”的體系,無關乎倉位、無關于市場、也無關于漲跌。如果你的持倉讓自己整天提心吊膽、夜不能寐,不能說這套交易系統不好,但這套交易系統一定不適合你,你也很難通過這套體系實現穩定盈利。因此,適合自己的交易體系應該是與自己個性、習慣、關注點能夠充分契合的交易體系。我們應分析自己的性格特點,看自己適合什么樣的交易模式。
自我分析主要涵蓋性格特點、個人資源、擅長方式等等。
性格特點需要判斷自己是“激進”還是“穩健”型投資人。前者適合選擇集中倉位的強勢個股交易策略,能承擔較大的波動率,但收益彈性也較大;后者適合做一定數量的投資組合,享受投資組合帶來的市場平均收益或者超額收益。
個人資源主要是指自己的能力強項在哪里,擅長宏觀經濟分析、擅長企業財務分析、擅長捕捉市場熱點、擅長把握政策方向、對某個行業了如指掌或者其他。任何一個強項都可以幫助你提高相對應交易體系的勝率和風險回報比,幫助你更大概率的實現穩定盈利。
擅長方式主要是指擅長什么樣的交易模式。交易模式的關鍵環節包括進場策略、持倉周期、頭寸安排等。我們要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以及歷史的交易情況,來固化我們擅長的交易模式。比如需要認清自己適合短線交易還是波段趨勢交易,如果你對盤面波動非常敏感,建議你使用短線系統,如果你認為短線的波動并不能讓你體會到交易所帶來的快樂,你應該屬于波段趨勢交易者,建議你使用波段趨勢系統進行交易。
在交易初期,我們會不斷嘗試各種模式,但慢慢會發現,我們對其中某一種模式更有親切感,盈利的概率更大。那么我們就應該以此種模式為基礎來梳理、構建、完善自己的交易模式。比如,進場時,傾向于短線交易,選擇15分鐘或者更短周期的K線來分析行情;進場策略上,傾向于選擇振蕩收窄后的突破時機進場;資金分配上,傾向于低風險,初次倉位20%以內,初始虧損1%或者收益回撤1%平倉等。交易體系的每一個模塊都應該是我們擅長的,或者說與我們的個性特性相輔相成的,只有如此,才能構建一個相對穩定的交易體系。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