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鋼協最新數據,6月下旬末重點鋼企鋼材庫存量1207.58萬噸,較上月同期下降5.7%,創下年內旬度最低水平,較上年同期下降8.7%。市場資源的緊缺,也給予鋼廠提價底氣,印證了供需基本面向好。申萬宏源(5.75 +0.52%,診股)認為,二季度長材為主的鋼企業績有望環比大幅增長,同時板材利潤邊際改善的空間巨大,關注低估值龍頭寶鋼股份(7.23 +1.83%,診股)、長材和板材并駕齊驅的馬鋼股份(4.22 +0.72%,診股)、噸鋼市值較低的新鋼股份(4.12 +4.04%,診股)和安陽鋼鐵(3.01 +1.01%,診股)。另據最新公告顯示,韶鋼松山(5.44 -1.09%,診股)上半年預增384%,太鋼不銹(4.56 +2.70%,診股)預增116%至165%。
相關概念股龍頭:
山東鋼鐵(2.19 +1.39%,診股):公司已建成中厚板和薄板兩條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精品板材生產線,新上裝備達到國際先進,形成了管線用鋼、高強鋼板、貝氏體鋼、高強船板、鍋爐容器用鋼的專有生產技術,及適應日本、美國、歐洲等標準的專用鋼材等新產品,鍋爐板、鍋爐板、低合金板國內市場占有率、產銷量居行業第一位,公司進口礦比例約為70%。據國家冶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資料,公司主要產品的制造成本均在冶金行業平均值以下,其中,普碳中板的單位制造成本全國最低。
首鋼股份(7.50 +0.13%,診股):首鋼股份是以鋼鐵業為主,高新技術產業同步發展的上市公司,年生產能力為鐵430萬噸、鋼450萬噸、線材350萬噸、彩涂板17萬噸、鍍鋅板18萬噸,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產量占產品總量的二分之一,2006年12月23日軋制出首鋼發展史上第一卷熱軋卷板,實現了首鋼由低端產品向中高端產品的歷史性跨越。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