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計劃趕不上變化, 也都知道,股市行情在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但是,事物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同樣,股市的運行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抓住了這些規律,那么股票就好操作了。
沒有只漲不跌的股市,也沒有止跌不漲的股市,有漲有跌才是股市的規律。行情在經歷長時間的下跌后會表現出特別的信號。只要這些信號特征出現,行情底部就很可能到來了。比較突出的幾個特征如下:
一、量能的特征。如果股指繼續下跌,而成交量在創出地量后開始緩慢的溫和放量,成交量與股指之間形成明顯的底背離走勢時,才能說明量能調整到位。而且,有時候,越是出現低位放量砸盤走勢,越是意味著短線大盤變盤在即,也更加說明股指即將完成最后一跌。
二、市場人氣特征。在形成最后一跌前,由于股市長時間的下跌,會在市場中形成沉重的套牢盤,人氣也在不斷被套中被消耗殆荊往往是在市場人氣極度低迷的時刻,恰恰也是股市離真正的低點已經為時不遠。
三、走勢形態特征。形成最后一跌期間,股指的技術形態會出現破位加速下跌,各種各樣的技術底、市場底、政策底以及支撐位和關口,都顯得那么弱不禁風,稍事抵抗便紛紛兵敗如山倒。[NextPage]
四、下跌幅度特征。在弱市中,很難從調整的幅度方面確認股市的最后一跌,股市諺語:“熊市不言底”,是有一定客觀依據的,這時候,需要結合技術分析的手段來確認大盤是否屬于最后一跌。
五、指標背離的特征。指標背離特征需要綜合研判,如果僅是其中一兩種指標發生底背離還不能說明大盤一定處于最后一跌中。但如果是多個指標在同一時期中在月線、周線、日線上同時發生背離,那么,這時大盤往往極有可能是在完成最后的一跌。
六、個股表現的特征。當龍頭股也開始破位下跌,或者是受到投資者普遍看好的股票紛紛跳水殺跌時,常常會給投資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壓力,促使投資者普遍轉為看空后市,從而完成大盤的最后一跌。
七、政策面特征。這是大盤成就最后一跌的最關鍵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指對一些長期困擾股市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方面,能夠得到政策面明朗化支持;另一方面是指在行情發展方面能夠得到政策面的積極配合。
當然,出現這些這些特征并不代表一定就是底部,只是表明底部形成的概率很高,投資者要幾種精力,準備好資金,一旦底部真正形成,就是入場的時機。